朱高煦听到这话,顿时一怔,随后径直笑了,他回到大明这么久,朱棣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啊。
他还以为朱棣会一直忍着,或者直接是忘了这事呢,
看来朱棣对这两件事,尤其是那件找人的事情,尤为关心。
“爹,我出去后也派了人去往海外诸国,但都没有打探到什么消息。
不过因为大汉国才刚建立,国力弱小,我也没有来得及加派人手,后面我会多派些人去查探的。
我准备对一些不配合的小国直接动手,到时可以更加方便寻找。
若是有人告到爹你这里来,可不能说我啊。”
朱高煦虽然表现忐忑,但心中可是乐开了花,找人这么好的理由,以后想打谁,直接就这样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高煦唯一担心的,就是那些小国告状告到朱棣这里来,毕竟这样一来,大明要是不管,脸没地放,但要是管了,他大汉国的脸就没地放了。
朱棣看着朱高煦,也是乐了。
“老二,你要是连灭那些小国,都还让人跑到咱这里告状来了,你也别去弄你的那什么大汉国了,回大明来吧,咱怕丢不起那个人。
只要不是当事国告状到咱这里来,咱都不会管,哪怕是当事小国告状到咱这里来了,只要你能有正当理由,咱也不会去管的。
你知道三宝(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去那些小国的吗?你以为三宝是和和气气的跟他们沟通交流的吗?
咱告诉你,而你应该也知道,三宝率领舰队下西洋远航,咱可是集结了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随行,足足两万多人,近三万。
就这个兵力,又是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你觉得外面那些小国,敢说个不字吗?
期间三宝所灭之小国,不在少数,只是都没有去占领,只是为了震慑周边罢了。
还有咱刚才在朝会上说的话,你也要记得,威严与脸面,是需要打出来的,只要你够强,那些小国就只会服从。
理由你自己去找,咱不管过程,尽快给咱将咱那大侄子找到就行。
对了,后面三宝若是去你那里了,让三宝在海外好生补给,别给咱省这些。”
朱棣本来不想说得这么露骨,但他又怕朱高煦听不懂,不是他对朱高煦没信心,而是朱高煦说的什么那些小国跑到他这里来告状,朱棣对这话很不放心。
而且朱棣有句话真没有说假,那就是朱高煦要去攻打那些小国,若是让那些小国的国王真的告状告到他这里来了,朱棣是真的觉得丢脸。
朱高煦带去的那些大军,虽然比郑和舰队随行的人少,也没有那么精锐,但怎么也不至于这种事都办不到。
朱高煦听后,丝毫没有在意朱棣言语中的鄙视,他只是要朱棣这句话而已,今后他要是在外面扩张,只要这个理由好使就成。
至于郑和率领的是大明精锐这个事,他是知道的,没有想到的是,居然郑和还灭了不少国,他是真没有任何风声。
现在朱高煦有些明悟了,合着今天朱棣在朝会说的那些,已经实现了不少,难怪说得那么自然。
更加无语的是,既然这些事都做了,不就是向战败的敌人索要补偿与赔偿罢了,朱棣怎么就没有想过呢?还得要他来提醒。
不再去想,朱高煦随即开口。
“另外一件事,我已经在开始着手了,不过你得再给我几年时间。
如今迁移了几十万人过去,我需要时间来安置与发展,大汉国的耕地太少了,还得不断开荒才行。
之前要那些瓦剌俘虏,就是想着让他们过去开荒的。”
其实对琉球三国与倭寇动手,他已经在准备了,但这事他不想这么快开始,他也猜不到自己一旦完成后,会不会受到朱棣的针对。
总之先防范一手,朱高煦觉得总没有错,先把自己的实力壮大起来再说。
朱棣闻言,看了朱高煦一眼,径直笑了。
“这些咱不管,但不能拖得太久,沿海之地常受倭寇袭扰,防不胜防,也无比的烦人,你尽快将倭寇这个问题解决了。”
见朱棣应下,朱高煦心头松了一口气,随后与朱棣又聊了许久,直到下午些时候才离去。
朱棣看着朱高煦远去的背影,目光满是不舍,直到消失不见,轻轻一声叹息,神情逐渐有些落寞。
“终究还是走了啊。”
朱棣坐在阶梯上,斜着身子,双眼望着殿顶,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高煦来到外面,也没有再去找朱高炽与朱高燧,径直回到王府,韦达第一时间就来到朱高煦身旁。
“王爷,确定好明日就走了吗?”
“确定好了,明日拂晓就走。”
韦达一惊,走得这么着急,难道有事?
韦达也没有去问,应下后当即下去开始安排。
朱高煦径直来到后宅,拉着韦清婉回到屋里。
“今日早点休息,准备好要带走的,明天走得会比较早,路上也会比较赶。”
“嗯,我知道了。”
韦清婉心中担心,同样也没有说什么,开始下去准备。
朱高煦一个人静静的思考着,他有一种预感,要是不早点走,今日参加朝会的那些人,会找他麻烦。
当时无人站出来声援朱棣,唯独他站了出来,虽然被朱棣喝回去了,但显然成了目标。
那些人不敢对朱棣做什么,但对他,可就是大大的敢了。
他那一站,直接鹤立鸡群,当时没有什么事,过后那些人回过神来,肯定会集火他。
待到晚些时候,朱高燧匆匆走了进来。
“二哥,你得早点走了,太子府的属官在牵头,准备对二哥你发起弹劾,理由是挑动皇上发起战事,不顾百姓死活,且已在海外就藩,又在朝廷不愿回去,意图参与夺嫡。”
朱高煦看着一脸急切的朱高燧,听着这些话顿时变得一脸阴沉。
好啊,他才在从宫里回来的路上想通这一点,结果这些人还真就忍不住了。
他挑动朱棣发起北征?他在大明不回自己的藩地是想参与夺嫡?
朱高煦都差点被这些人给气笑了,他能当着朱棣、朱高炽的面挑动朱棣北征?
至于参与夺嫡,他要真的想参与,就不会出海去海外建立大汉国了。
虽然朱高煦很愤怒,但这些文官的这两个理由,偏偏特么的站得住脚,哪怕是朱棣亲自下场保他,只要这些文官一拥而上,朱棣必须得对他惩罚才能将这事平息。
因为北征不能让朱棣来背锅,他是因为朱棣让他留下这事,同样不能让朱棣来背锅。
朱棣本身就注重名声,今天朝会已经那样做了一次,下一次会不会这样做来保他,朱高煦心中都没底。
果然啊,论无中生有,还得是这些文官,握着笔杆子的人擅长,什么莫须有,是真的能够整出来。
朱高煦看着朱高燧,缓缓开口。
“这事,老爷子应该知道了吧,老爷子是什么想法?还有老大,是否知情?”
“老爷子确实知道了,为了这事,老爷子已经让我找机会拿下几人震慑其他人,必须得找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