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者号”静静地停泊在诺德尼斯那光芒流转的接入前厅平台上,如同一个误入神域的微小凡器。舰桥内的灯光已经恢复正常,但气氛却比穿越危险通道时更加凝重。之前的挑战是针对舰船和技术,而接下来的,将是针对他们文明理念和内心认知的审判。
主屏幕牢牢锁定着平台中央那个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复杂交互接口——那个缓缓旋转的“光晕卷轴”。它沉默着,散发着温和却不容置疑的威严。
“它还在等什么?”赵航忍不住低声嘟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刚才那场与“悲伤幽灵”的惊险追逐让他的神经依旧高度紧绷。
“不是在等,”林露轻轻摇头,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地感受着周围的能量场,“是在……‘审视’。它在感受我们的‘频率’,不止是引擎的,更是……我们整体的‘存在频率’。”
小七验证了她的感觉:“检测到极其细微的多维度扫描波动,覆盖全舰。分析模式非侵入性,但深度惊人,似乎在评估我们的技术水平、能量签名纯净度,以及……内部信息流的和谐程度。”
鸿宇深吸一口气,既是紧张也是极度的兴奋:“一个拥有如此伟力的造物,其准入验证绝对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要判断我们是否有‘资格’继承这海量的智慧,是否有能力不重蹈那些留下‘回响’的文明的覆辙。”
周孜婷舰长目光沉静,声音清晰地传遍舰桥:“所有人,记住我们一路走来的经历,记住我们所见的牺牲与恐惧,也记住我们的责任与希望。我们不是为了掠夺而来,是为了学习与守护。小七,主动发出连接请求,使用‘守护者协议’框架,表明我们的来意——为寻求应对‘熵增污染’(织暗者)的智慧而来,并愿意接受验证。”
“明白。发送连接请求及声明。”小七执行指令。
那旋转的光晕卷轴接口骤然亮起,光芒变得更加凝聚。它没有发出声音,但一段信息流直接被注入到“远行者号”的主系统,并被小七瞬间转译到主屏幕和每个人的通讯频道。那不是语言,而是一种融合了数学、象征符号和基础物理常数的通用概念结构。
【声明接收。验证程序启动。】
【第一问:秩序与混乱,宇宙之双翼。汝等追求绝对秩序之永恒,亦或拥抱混沌演化之生机?】
问题浮现的瞬间,舰桥内一片寂静。这个问题看似抽象,却直指核心。追求绝对秩序,可能意味着走向僵化与毁灭;拥抱彻底混沌,则可能意味着失去文明存在的根基。
“它在问我们的文明哲学根基……”赵娜喃喃道。
鸿宇立刻开口:“不能选择极端!任何一个极端都是死路!看看这个星云,它本身就是在极致秩序中容纳着流动的能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平衡!”
“回答它:秩序为骨,混沌为血。”孜婷沉吟片刻,果断地说,“生命与文明生于混沌,成于秩序,存于二者之动态平衡。绝对秩序归于死寂,绝对混沌湮于虚无。我们寻求的是在秩序框架下保持演化活力的道路。”她的回答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基于一路来的见闻——无论是古陀塔星的自然生态,还是星环组织的极端控制,都从正反两面印证了这一点。
小七将孜婷的理念,转化为复杂的数学逻辑和象征符号,通过协议发送回去。
光晕接口沉默了几秒,然后光芒微微波动。
【答桉记录:趋向平衡。权重分配符合低熵文明初期特征。】
【第二问:知识既是力量,亦是诅咒。若获禁忌之智,可瞬解眼前存亡之危,然必播撒长远毁灭之种,汝等取舍如何?】
又一个尖锐的问题,几乎像是针对他们刚刚经历的“钥匙”诱惑而问!
军洛脸色一沉,立刻想起“原初摇篮”的惨状,沉声道:“绝不能选前者!眼前的存亡必须用不会导致长远毁灭的方法去解决!否则生存毫无意义!”
刘颖也表示同意:“这就像医学上的剧毒药物,或许能暂时抑制症状,但最终会杀死病人。我们必须寻求根治之法,而非饮鸩止渴。”
孜婷点头,她的答案毫不犹豫:“拒绝禁忌之智。生存若非延续,便是虚无。我们寻求解决方案,而非替代性灾难。责任重于速效。”
这个回答同样被小七转化并发送。
光晕接口的光芒再次波动,这次似乎多了一丝认可的色彩。
【答桉记录:责任优先。风险认知清晰。】
【第三问:熵增终末,万物归寂。知此必然,汝等存续之意义为何?创造何为?守护何为?】
这是最哲学、也最致命的一问。它直指热力学第二定律那令人绝望的宇宙终极命运。如果一切终将消亡,文明的努力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甚至带来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林露却轻轻开口,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感知带来的笃定:“意义……不在于永恒,在于过程。就像那些‘回响’,它们消亡了,但它们的经历、它们的智慧、它们的悲伤与快乐……都留下了痕迹,被这里保存了。这就是意义。创造是为了体验和理解宇宙之美,守护是为了让这些体验和美好能持续更久,能传递给后来者……即使最终一切归于热寂,但存在过、努力过、珍惜过,这本身或许就是意义。”
鸿宇受到启发,补充道:“对抗熵增,本身就是生命和文明最伟大的定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必然的结局前创造尽可能多的信息、结构和美,这或许就是宇宙赋予我们的、最深刻的使命!”
孜婷总结道:“意义在于存在本身的过程,在于创造、体验、守护和传递。即使面对终末,亦不放弃赋予过程以价值与尊严。我们守护生命与文明之火,并非坚信其永恒,而是珍视其绽放的光辉。”
这个融合了人文关怀与科学抗争精神的回答,被小七精心编码后发送。
光晕接口沉默了更长的时间。那旋转的光晕卷轴符号仿佛在深度思考这些渺小访客的理念。
突然,整个接入前厅的平台微微震动起来。平台边缘的能量壁开始向上延伸、合拢,仿佛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