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孜婷那句“该去拿回我们的‘钥匙’了”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舰桥激起千层浪。决绝的意志几乎化为实质,星图水晶在她胸口灼热滚烫,呼应着巨树之心磅礴的脉动。
“我反对!”
一个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声音骤然响起,压过了引擎低沉的预热嗡鸣。鸿宇不知何时已来到舰桥,他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刀,穿透了激动人心的氛围,直指冰冷的现实。他身后,小七的仿生躯体安静悬浮,银白色的光学传感器如同冰冷的星辰,扫视着全场。
“舰长,”鸿宇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钥匙’在环心深处,这点毋庸置疑。但我们现在冲进去,不是拿钥匙,是送死!”
他大步走到主战术台前,手指划过全息投影上代表环心的巨大、死寂的光斑。
“第一,我们有什么?”他的手指点向舰体结构图,“巨树之心是神迹般的能源,沉船武器是锋利的矛,修复的护盾是坚韧的盾。但矛有多利?盾有多坚?沉船武器核心的暗黑能量狂暴不稳定,我们尚未完全掌握控制阈值!巨树之心的秩序场强大,但面对环心核心的‘逻辑抹杀’本源,它能支撑多久?80%的护盾理论值,在环心真正的核心力量面前,可能薄如蝉翼!这是赌博,不是战术!”
他的手指移向代表军洛带回的菱形数据盘和沉船武器残骸的图标。
“第二,我们手里握着什么宝藏,却只打开了盒子!”鸿宇的语气带着科学家的焦灼,“军洛中尉带回来的,不只是武器和核心!是那个失落文明的技术精华!这菱形数据盘,其信息存储结构超越我们认知,小七初步解析就发现了至少三种未知的能量拓扑模型!沉船武器基座上的能量回路,其压缩和约束技术,如果能逆向掌握,足以让我们的武器效能翻倍!还有那些晶化纤维的超导特性、沉船合金的分子记忆修复能力…这些宝藏就躺在仓库里,而我们却要放弃挖掘,直接冲向最终的魔王?”
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盯住周孜婷:“舰长!冲进环心核心,不是勇气,是鲁莽!是浪费我们用命换来的这些技术基石!我们需要时间!需要将这些外星遗珍吃透!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更锋利的矛!更坚固的盾!更需要…一条能让我们在环心内部复杂环境中机动、甚至…撤退的腿!”
他最后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全息图“远行者”号那刚刚修复、却依旧标注着“65%动力”的主引擎图标上。
“65%的动力?够做什么?够我们在环心外围守卫的围剿下逃命吗?够我们顶着核心区的能量乱流机动闪避吗?环心不是靶场,是迷宫,是陷阱!没有强大的、可靠的、甚至超越常规的机动能力,我们进去就是瓮中之鳖!拿到钥匙也带不出来!”
舰桥内一片寂静。引擎的嗡鸣似乎都低了下去。军洛紧抿着嘴唇,他知道鸿宇说得对,在流银湖和地脉晶巢的经历告诉他,机动性在那种环境下的致命重要性。刘颖和赵娜交换着眼神,她们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沉船技术的巨大潜力。林露看着屏幕上环心内部那个依旧在稳定发送坐标的信号源,也感到了深深的忧虑——那信号,是希望,还是诱饵?
周孜婷的目光与鸿宇锐利的视线在空中碰撞。星图水晶的滚烫提醒着她肩负的使命,但鸿宇那冰冷而清晰的逻辑,如同冰水浇头,让她沸腾的热血瞬间冷静下来。作为舰长,她不能被一腔孤勇蒙蔽双眼。
“你需要多久?”周孜婷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力,“环心的沉寂不会永远持续。那个‘囚徒’的信号,是机会,也是倒计时。”
鸿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军洛、刘颖、赵娜,最终落在悬浮的小七身上。
“材料,军洛中尉已经带回来了宝藏。理论,沉船数据盘里有答案。算力,”他指向小七,“我们有巅峰状态的S级AI。工程能力,王工已经能下地,工程组是淬炼过的精兵。巨树之心…提供近乎无限的能源支持!”
他眼中燃起科学狂人的火焰:“给我七天!不,五天!五天时间,动力系统,我要的不是修复!是超越!”
“目标?”周孜婷追问。
“暗物质推进器!”鸿宇斩钉截铁,“利用沉船数据盘里的‘负能量阱’模型,结合巨树之心秩序场对空间结构的稳定效应,改造现有引擎!实现短距空间折叠机动!代号:‘深渊引擎’!”
核心实验室:算力熔炉。
命令下达,“远行者”号如同一个被拧紧发条的巨大机器,围绕着鸿宇提出的“深渊引擎”计划,疯狂运转起来。
核心实验室被临时征用,改造成了“算力熔炉”。巨大的“巨树之心”核心被小心翼翼地引导出磅礴而精纯的秩序能量流,注入特制的能量矩阵。矩阵中央,悬浮着小七的仿生躯体,此刻它更像一个能量节点而非机器人。无数道银白色的数据流从它核心处理器中喷涌而出,与蓝色的秩序能量流在矩阵中交汇、碰撞、融合!
小七冰冷的声音在实验室内回荡,语速快到人类几乎无法听清:
“数据盘‘密钥’区段解析进度:37%…发现‘负曲率泡’生成算法…能量需求模型建立…与巨树之心输出曲线匹配度89.7%…正在优化…”
“沉船武器能量回路逆向工程…暗黑能量压缩核心原理提取…能量约束环拓扑结构…适配‘深渊引擎’空间扭曲框架可行性:71.3%…”
“现有主引擎结构扫描…燃烧室重构方案生成…晶化超导纤维最佳铺设路径演算…分子记忆合金应力分布模拟…预计效能提升:187%...”
海量的数据、复杂的模型、超越时代的理论,在S级算力的驱动和巨树之心秩序能量的“润滑”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解析、验证、整合!实验室的光线被交织的蓝白光芒映照得光怪陆离,空气因为高强度的能量场而微微扭曲。
鸿宇和王猛(坐着轮椅被推来)如同风暴中心的礁石。鸿宇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全息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和不断演化的三维引擎模型,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出现残影,不断修正着参数,提出新的构想。王猛则凭借数十年浸淫引擎的经验,在鸿宇天马行空的理论和冰冷的工程现实之间架起桥梁,用最朴实的语言指出结构冲突、材料极限、热力学陷阱。
“鸿宇博士!负曲率泡的稳定性阈值计算有冲突!现有约束模型在空间折叠瞬间的峰值压力下会崩溃!”小七的警报声响起。
“用沉船圆盾的偏转力场拓扑!把它反向应用!不是防御外部攻击,而是约束内部的空间畸变!”鸿宇灵感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