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生命”的“Aether”系列,在全球瞩目下高调上市了。
铺天盖地的广告。
天花乱坠的宣传。
维克多亲自站台,宣称这是跨时代的健康科技结晶。
他们根据那份“机密文件”优化了参数。
使得“Aether”的短期体验感,确实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峰值。
戴上它,用户会立刻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清醒”和“精力充沛”。
如同打了一针兴奋剂。
初期评测一片叫好。
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被这炫目的效果吸引。
“诺亚”的股价应声上涨。
势头看起来猛得吓人。
仿佛真的要一举将“牧月”踩在脚下。
维克多站在自己奢华的办公室里,俯瞰着城市夜景。
他手中晃动着酒杯。
里面琥珀色的液体,映衬着他志在必得的冷笑。
“秦牧,你看到了吗?”
“在绝对的实力和先发优势面前,你的小聪明,不堪一击。”
他仿佛已经看到“牧月”仓促推出的“简化版灵韵”被市场唾弃的场景。
他甚至准备好了通稿,准备在“灵韵”发布会当天,进行全方位的嘲讽和打压。
他要把“牧月”彻底钉在“模仿者”和“失败者”的耻辱柱上。
……
与此同时。
牧月科技内部,气氛却异常平静。
秦牧稳坐钓鱼台。
他甚至没有去关注“Aether”上市后的喧嚣。
只是按部就班地推进着“灵韵”的最终测试和发布会准备。
有高管坐不住了,拿着“Aether”初期火爆的销售数据来找他。
“秦先生,我们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策略?”
“他们的市场反馈好像很不错。”
秦牧抬眸,看了对方一眼。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那位高管瞬间噤声。
“虚假的繁荣。”
“等着看戏就好。”
他只说了这么两句。
便不再多言。
那种绝对的自信,感染了所有人。
……
好戏,很快上演。
“Aether”上市不到一周。
第一批深度用户的使用反馈,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这东西刚开始用着很爽,但摘下之后感觉特别累,像被掏空了。”
“对啊,我用了几天,晚上反而失眠了,心跳有点快。”
“我怎么觉得有点心慌气短?”
起初只是零星的评论。
很快,如同雪崩般蔓延开来。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映类似问题。
头痛。
失眠。
焦虑感加重。
甚至有人出现了轻微的手抖和心律不齐。
消费者开始恐慌。
这玩意儿,好像不是带来健康,而是在透支生命!
与此同时。
几家在国际上极具公信力的科技媒体和医学期刊,几乎同时刊发了深度分析文章。
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是生命气息还是生命透支?——深扒“Aether”技术路径的潜在风险》
《警惕健康穿戴设备变成神经兴奋剂!“诺亚生命”激进技术路线引发专家担忧》
《不道德的竞争?匿名证据显示“诺亚生命”曾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商业情报》
文章里,没有直接点名“牧月”。
但引用了大量独立专家的分析。
从技术层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Aether”那种强力干预型生物波频,对神经系统可能造成的长期危害。
逻辑严密,数据翔实。
同时,文章还隐晦地提及了“诺亚”通过钓鱼wi-Fi、翻找垃圾等不入流手段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的“传闻”。
并附上了几张经过模糊处理,但依稀能辨认出是“诺亚”人员在牧月公司外围活动的监控截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
舆论瞬间反转!
“我的天!原来这东西有毒?”
“怪不得我用着不舒服!这是在饮鸩止渴啊!”
“太恶心了!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偷技术?怪不得和牧月的产品有点像!”
“垃圾公司!滚出市场!”
网络上骂声一片。
之前捧得有多高,现在摔得就有多惨。
更要命的是。
因为匆忙调整生产线,“Aether”首批产品的品控也出了问题。
部分设备出现频繁死机、数据错乱等低级故障。
退货潮如同海啸般涌向“诺亚”。
仓库里堆满了退回来的产品。
渠道商纷纷要求解约。
股价如同坐了过山车,从高点一头栽下,断崖式暴跌。
一天之内,市值蒸发近百亿!
而且,看不到任何止跌的迹象。
“诺亚生命”内部,一片鸡飞狗跳。
高管们焦头烂额。
技术团队百口莫辩。
他们至今没想明白,为什么按照那份“完美”的机密文件优化,会得到这样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
就在“诺亚”焦头烂额,深陷泥潭之时。
牧月科技的“灵韵”系列全球发布会,如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