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就开始准备天津鼓曲社开业的事了,2021年9月的最后几天,天津德云社后台总亮着一盏长明灯。
王惠指尖划过案头泛黄的曲谱,那是她12岁跟赵学义学白派京韵大鼓时记的笔记,墨迹虽淡,\"《探晴雯》换气要柔\"的批注仍清晰可辨。
郭德纲端着杯热茶走进来,见她对着\"德云鼓曲社\"的牌匾设计图出神,轻声道:\"韩宝利先生刚打电话,说张雅琴老师明天就到,琴师们也都备好了。\"
王惠抬头时眼里闪着光,指尖无意识敲出鼓点:\"还记得2011年在天津演出,我跟你说想办个鼓曲社吗?
当时台下老观众拉着我的手说'姑娘,可别让这调儿断了'。\"
她9岁学艺,14岁开专场,得骆玉笙亲授技艺,20岁前就凭一把好嗓子红遍天津曲坛。
可自从嫁给郭德纲,她把心爱的三弦锁进琴箱,转身成了德云社的\"大管家\",管后勤、算账目,把最盛年的时光都给了丈夫的事业。
10月1日开业当天,天津德云社门前的红灯笼从街头挂到巷尾。
王惠站在侧幕,看着穿大褂的张云雷在鼓前坐定,单手持键,另一只手掂着板,忽然听见郭德纲在耳边说:\"该你上场了,我的艺术家。\"
她深吸一口气,换上绣着暗纹的演出服,踩着熟悉的台步走到聚光灯下。
当《宝玉娶亲》的第一个唱腔响起,台下瞬间安静下来——那嗓音既有京剧的婉转,又有大鼓的爽利,还是当年天津观众熟悉的味道。
张云雷的鼓点精准跟进,轻重缓急间,把宝黛的情愫都衬得活了起来。
首演谢幕时,王惠望着台下热泪盈眶的老观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天津小剧场演出的模样。
郭德纲走上台,接过话筒笑道:\"这鼓曲社,是我欠她的念想,也是给传统的交代。\"
台下掌声雷动,有人喊\"王惠老师欢迎回家\",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接下来的演出越发火热。天津大礼堂的舞台上,红色幕布衬着王惠素雅的身影,她唱《探晴雯》时,眼神流转间把黛玉的悲戚藏在唱腔里;演《孟姜女》时,身段轻转便带出万里寻夫的凄苦,被观众赞\"不愧是名家风范\"。
后台里,68岁的韩宝利先生正戴着Airpods改谱,见她过来便笑道:\"你当年跟学义学唱时,两天就能拿下一段,现在嗓子还是这么亮。\"
王惠掏出旧笔记:\"您看,当年师娘教我的换气法,我都记着呢。\"
2022年1月,天津疫情正紧。郭德纲召集高峰、张云雷等天津籍演员,连夜创作抗疫鼓曲《众志成城》。
王惠抱着三弦赶来时,手指还带着冻疮——为了赶排曲目,她在寒风里跑了好几个琴师家。
录音棚里,她的唱腔铿锵有力,\"天津卫的骨头硬,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唱词配上张云雷的鼓点,成了最动人的家乡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