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111章 连线提议,十年老友的“重逢预告”

第111章 连线提议,十年老友的“重逢预告”(1 / 2)

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升时特有的微凉,透过《归园田居》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筛下细碎而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地跳动的碎金。光影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将石板的纹理勾勒得愈发清晰;也洒在院角整齐的菜畦里,给嫩绿的青菜叶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润气息——那是昨夜露水浸透土地后特有的清新,混杂着青菜的嫩香与老槐树的木质清香,深吸一口,便能感受到山野间独有的生机。几只麻雀扑棱着灰褐色的翅膀,落在竹制的篱笆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晨曲,时而低头啄食篱笆旁的草籽,时而歪着脑袋打量院子里的人,给这座古朴的小院添了几分灵动的烟火气。

昨日那场由陆砚辞引发的直播狂潮虽已落下帷幕,但网络上的余热依旧灼人,仿佛一场盛大的烟火过后,余烬仍在持续发烫,热度丝毫不见减退。黄垒坐在院中的石桌旁,石桌上还摆着清晨刚泡的绿茶,茶叶在杯中舒展,氤氲出淡淡的茶香。他指尖滑动着手机屏幕,眉头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掩不住的惊叹。屏幕上的微讯热搜榜,俨然成了“陆砚辞专场”——#陆砚辞归园田居直播#以一亿两千万的阅读量稳坐榜首,#陆砚辞十年隐退#紧随其后,阅读量突破九千万,#求陆砚辞老友同框##陆砚辞演技封神##陆砚辞幕后故事##想知道陆砚辞十年过得怎么样##陆砚辞十年前旧照#也牢牢占据着榜单前十的位置,每一条话题后面都带着刺眼的“爆”或“热”字标签。

评论区里,无数网友的留言像潮水般涌来,刷新速度快得让人目不暇接,字里行间满是滚烫的期待与好奇:“陆先生十年没露面,从当红影帝变成田园隐士,好想知道他这些年都在做什么!是在潜心创作,还是真的过起了隐居生活?”“有没有圈内大佬能牵个线啊!想看陆先生和老朋友们叙旧,哪怕只是聊几句也好!”“程砚秋老师!您不是陆先生的十年好友吗?快出来营业!”“赵本山老师!我的春晚回忆杀!当年您和陆先生合作的小品我看了不下十遍,求同框!”“作为陆先生的老粉,从他隐退就一直等他回来,现在不仅等到了直播,还可能看到老友连线,我真的要哭了!”

看着这些热情的留言,黄垒心中忽然一动——陆砚辞隐退十年,外界对他的好奇与牵挂从未减少,而他的老友们,想必也同样惦记着他。若是能借着这次机会促成一次连线,不仅能回应网友的期待,或许也能让陆砚辞重新感受到圈子里的温度。他抬眼望去,只见陆砚辞正站在菜畦边,手里拎着一个边缘有些磨损的竹制水瓢,水瓢是村里的老木匠手工做的,表面打磨得光滑温润,带着岁月的痕迹。他神情专注得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艺术品,连黄垒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都未曾察觉。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陆砚辞的侧脸上,勾勒出他柔和的下颌线与挺直的鼻梁,额前的碎发被微风轻轻吹动,几缕发丝落在眉梢,平添了几分温润的书卷气。他微微弯腰,身体前倾,将水瓢缓缓倾斜,清澈的井水顺着瓢口缓缓流出,形成一道细密的水线,均匀地洒在嫩绿的青菜叶上。叶片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水珠在井水的滋润下滚动、汇聚,最终滴落在泥土里,折射出晶莹的光芒,像是一颗颗破碎的珍珠。

黄垒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菜畦边,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他站在陆砚辞身后半步远的地方,斟酌了片刻,才试探性地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甚至刻意放低了声音:“陆先生,你看这网上的热度,我估摸着一时半会儿怕是消停不了了。大家啊,一方面是真的好奇你这十年的生活,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另一方面,更惦记着你那些老朋友,毕竟当年你们可是圈内出了名的‘铁三角’。你看……要不要趁这个机会,我们在直播里连线几位老朋友?不用多,就随便聊几句,问问近况,也算是给大家一个回应,你觉得怎么样?”

他说这话时,心里其实有些忐忑——陆砚辞隐退十年,就是为了远离聚光灯,如今好不容易适应了平静的生活,贸然提议连线,会不会让他觉得被打扰?

陆砚辞浇水的动作顿了顿,水瓢里的水停在半空,几滴水珠顺着瓢沿滴落,砸在湿润的泥土里,溅起细小的水花,在泥土上留下一个个微型的小坑。他直起身,将水瓢轻轻放在菜畦边的石台上,石台是天然的青石板,表面被岁月磨得光滑。他伸手拿起搭在肩上的白色毛巾——那是一条普通的棉麻毛巾,洗得有些发白,却依旧干净整洁——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上的水珠,指尖轻轻摩挲着毛巾柔软的布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院子里的众人:黄垒眼中带着期待与一丝忐忑,双手不自觉地握在一起;张捷坐在石凳上,身体前倾,一脸兴奋,仿佛已经开始想象连线的场景;苏晴站在院门口,手里还拿着刚摘的青菜,眼神里满是好奇,时不时偷瞄陆砚辞;沈越更是直接从石凳上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像是在催促陆砚辞快点答应。片刻后,他才收回目光,语气平和得像是在谈论“今天吃什么”这样的寻常小事,却让院子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连线可以,只是别太打扰他们工作就行。”

这句近乎“默许”的话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院子里激起了千层浪!原本还算安静的小院,瞬间被热烈到沸腾的气氛填满,连空气中的茶香都仿佛变得更浓郁了。

“太好了!陆先生您答应了!”张捷第一个从石凳上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他甚至激动得原地蹦了一下,差点撞到院中的竹篱笆。然后转身就朝着屋内跑去,一边跑一边喊:“我去搬专业设备!保证让连线画面清清楚楚,收音一点杂音都没有!”不一会儿,他就扛着一个专业的手机支架跑了出来,支架上还挂着一个小巧的补光灯和一支收音麦克风,支架的关节处还贴着防滑贴,显然是早就做好了随时开启直播的准备,就等着陆砚辞点头。

苏晴也赶紧放下手中的青菜,快步上前帮忙。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张捷手中的补光灯,仔细调整着灯光的角度和亮度——灯光先是调得亮了些,陆砚辞的额头反射出光,她立刻又调暗了几分,反复试了好几次,才找到最合适的亮度。她确保光线能柔和地打在陆砚辞身上,既不会过亮刺眼,掩盖他温润的气质,又能清晰地勾勒出他的轮廓,让镜头里的他显得自然又亲切。她一边调试,一边轻声说道:“陆先生,您待会儿坐在石桌这边就行,这个角度拍出来最自然,背景就是院子里的菜畦和老槐树,青绿色的青菜和古朴的槐树相互映衬,特别有生活气息,网友们肯定喜欢。”

沈越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脸颊上的红晕连清晨的微风都吹不散。他飞快地从牛仔裤口袋里翻出自己的手机,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屏幕上赫然是一张有些泛黄的老照片——那是昨晚他软磨硬泡了黄垒半个多小时,又是递茶又是捶背,才从黄垒的珍藏相册里翻拍来的,照片的角落还有轻微的折痕,显然是被黄垒反复翻看所致。他举着手机,一路小跑到已经架设好的直播镜头前,声音里带着几分炫耀和抑制不住的颤音:“直播间的家人们快看!快睁大眼睛看!这可是黄老师压箱底的宝贝,平时连我们都不让看!十年前,陆先生和程砚秋先生、赵本山老师在金鹤奖颁奖后台的合影!大家快看看这颜值,这气场,简直绝了!放在现在也是顶流配置啊!”

镜头顺着沈越的手势缓缓拉近,照片里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那是十年前的金鹤奖颁奖后台,背景墙上挂着“第十届金鹤奖颁奖典礼”的烫金海报,海报上的灯光璀璨,映得整个后台都格外明亮。三个年轻些的男人勾肩搭背地站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灿烂到耀眼的笑容,丝毫没有明星的架子,只有老友相聚的亲昵。

陆砚辞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西装的面料是高档的羊毛材质,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领口处随意地松开一颗银色的纽扣,露出里面白色的衬衫领口,眼神清澈而明亮,像盛满了星光,带着少年人的不羁与意气,嘴角微微上扬,透着几分随性;程砚秋则穿着一件纯白色的棉质衬衫,外面套着一件灰色的针织马甲,马甲上有细腻的菱形纹路,他的头发打理得整齐利落,笑容温润得像春日的风,眉眼间尽是温柔,左手还比了个俏皮的“V”字手势,与他平时温润如玉的形象形成了可爱的反差;赵本山穿着一件红色的唐装,唐装上绣着精致的祥云图案,针脚细密,他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幽默与豁达,右手搭在陆砚辞的肩上,左手比着一个“六”的手势,像是在庆祝什么。

三人的手臂紧紧地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姿态亲昵得像亲兄弟,眼中都闪烁着那个年纪独有的光芒——那是对事业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对友情的珍视——画面温暖而鲜活,仿佛将时光一下子拉回了十年前那个星光璀璨的夜晚。

此时,《归园田居》的直播间早已被闻讯而来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在线人数从最初的几百万,瞬间突破了一千两百万,而且还在以每分钟十万的速度疯狂增长。直播间的礼物特效更是从未间断,飞机、火箭、鲜花、掌声刷屏不断,甚至有土豪网友直接刷了十个“嘉年华”,留言“求陆先生快点连线!”。

当沈越展示出这张老照片时,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如洪水决堤般涌来,密密麻麻地覆盖了整个屏幕,甚至让人看不清照片的细节,只能从缝隙中捕捉到只言片语:

“我的天!这张照片我真的从来没见过!考古级别的珍藏啊!陆先生十年前也太帅了吧!这颜值,秒杀现在的小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