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75章 沈越的追问,《爱情公寓》的隐藏细节

第75章 沈越的追问,《爱情公寓》的隐藏细节(1 / 2)

晚上的节目组厨房,烟火气像一层朦胧的纱,在暖黄的灯光下缓缓升腾。天花板上的老式排风扇转得慢悠悠,扇叶上沾着的油渍被灯光照得发亮,却丝毫不影响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不锈钢灶台擦得能映出人影,上面架着一口厚重的铸铁锅,锅里的红烧肉正咕嘟咕嘟地翻滚,浓稠的酱汁裹着肥瘦相间的肉块,泛起油亮的光泽,甜香混着酱油的醇厚,从锅盖缝隙里钻出来,飘得满厨房都是。

旁边的实木案板上,食材摆得整整齐齐:翠绿的青椒被切成均匀的细丝,边缘带着新鲜的脆感;金黄的土豆块去皮后泛着温润的光;葱姜蒜切成大小适中的碎末,姜的辛辣、蒜的清香和葱的鲜甜交织在一起;案板边缘还沾着几点鲜红的番茄汁,像是不小心溅上的朱砂,给这烟火气添了几分生动。

沈越穿着一件白色的节目组工作服,领口别着一个小小的麦克风,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线条结实的胳膊。他左手稳稳按住青椒,指节微微用力,右手握着一把锋利的不锈钢菜刀,刀刃起落间,青椒丝“嚓嚓”作响,每一根都切得粗细均匀,动作麻利却透着细心——显然是经常下厨的样子。

黄垒则系着一条深蓝色围裙,围裙正面印着“云栖美食家”五个白色大字,边角已经洗得有些发白。他左手扶着锅沿,右手拿着一把木质锅铲,正轻轻翻动锅里的红烧肉,每翻一下,酱汁就裹得更紧一分。他时不时弯腰往锅里加一勺生抽,鼻尖凑到锅边嗅了嗅,嘴角还沾着一点暗红色的酱汁,却浑然不觉,眼里满是对美食的专注。

“黄老师,说起来您可能真不信,”沈越一边切着青椒丝,一边笑着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回忆的感慨,“当年我们拍《爱情公寓》的时候,有个特别隐蔽的小细节,好多观众刷了十几遍都没发现——就是曾小贤那个‘你的月亮我的心’电台办公室里,墙上挂的那个台标,从开机第一天到杀青,道具组一直是倒着贴的!”

他放下菜刀,拿起旁边的抹布擦了擦手,指尖蹭过案板上的番茄汁,眼睛里闪着怀念的光:“当时我们整个剧组都以为是道具老师忙晕了头,贴错了!场务小哥还特意跑去跟道具组说,结果道具老师说‘按要求贴的’,我们都纳闷这‘要求’到底是谁提的。后来还是‘山民001’老师私下找我聊剧本,聊到曾小贤这个角色时,才特意提点了一句,说那倒台标是他早就设计好的隐藏细节!”

沈越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实打实的佩服:“您说这心思得多细啊?连墙上一个不起眼的台标都能做文章,还能当成笑点埋进去——当时我真的服了,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细节控’大神!”

黄垒正拿着锅铲轻轻按压红烧肉,让肉块更入味,闻言笑着点头,锅铲碰撞铁锅发出“叮”的轻响:“‘山民001’的作品里,从来都不缺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巧思’,看着不起眼,细想起来全是门道。”

就在这时,厨房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发出“吱呀”一声轻响。陆砚辞拿着一个白色的小瓷碗走了进来,碗口有几处细微的磕碰痕迹,釉色也有些磨损,显然是用了很多年的旧物,却透着一种温润的生活感。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棉麻家居服,领口的扣子松松系着一颗,露出一点锁骨;头发有些凌乱,额前的碎发垂下来,却丝毫不显邋遢,反而透着一种随性的温和,像刚从院子里打理完花草回来。

“黄老师,家里的醋用完了,来借点。”他的语气自然得像在自家厨房串门,目光扫过灶台时,落在咕嘟冒泡的红烧肉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像是被这香气勾起了食欲。

黄垒头也没回,手里的锅铲还在轻轻翻动肉块,笑着指了指身后的实木橱柜:“老地方,最上面一层左边那个玻璃罐,标签都快掉了的就是。”

陆砚辞应了一声,走到橱柜前。他抬手打开柜门时,手臂线条舒展,手指修长,骨节分明,轻轻拿起那罐贴着“陈醋”标签的玻璃罐——标签确实有些卷边,上面的字迹也淡了些。他握着罐身的动作很轻,像是在拿一件易碎的珍宝,生怕不小心摔了。

这边沈越的话头却没停,还在对着黄垒感慨,语气里满是对当年创作的怀念:“……所以我说,‘山民001’老师真是神了!不光能写出那种让人笑中带泪的剧情,把都市年轻人的孤独和温暖写得入木三分,连这种道具细节都能赋予这么多巧思,难怪《爱情公寓》这么多年了还能被人反复刷,细节里全是料啊!”

没想到,陆砚辞刚要拧开醋瓶盖子,听到“山民001”和“道具细节”,像是听到了熟悉的旧话题,随口就接了一句,语气平淡得仿佛在讨论“今天天气不错”:“那个台标,倒着贴,倒不完全是设计成隐藏笑点。”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突然投入平静的湖面,沈越手里的菜刀猛地一顿,刀刃停在半空,青椒丝“啪嗒”一声掉在案板上;黄垒也停下了翻锅的动作,锅铲悬在红烧肉上方,两人同时转过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看向陆砚辞。

厨房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红烧肉在锅里咕嘟的轻响,排风扇转动的“嗡嗡”声,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衬得这突如其来的沉默格外明显。

陆砚辞似乎没察觉到两人的异样,他指尖摩挲着醋瓶的玻璃盖子,顿了顿,继续说道,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只有创作者才有的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件刻在骨子里的往事:“更多的,是想暗示‘曾小贤’这个人物的内在状态。你看他表面上,在电台里插科打诨,讲着没人听的冷笑话;在爱情公寓里,是大家的开心果,永远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好像天塌下来都能笑着应对。可实际上呢?”

他走到灶台边,目光落在锅里翻滚的红烧肉上,眼神里闪过一丝回忆的柔光,像是在透过这烟火气,看到当年伏案创作的自己:“他对着话筒说‘晚安,我的听众’,挂了电话却只能一个人泡一碗泡面;他喜欢胡一菲,却总在关键时刻退缩,连一句‘我喜欢你’都不敢说;他渴望被认可,却总觉得自己的电台节目是‘没人看的垃圾’,甚至偷偷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那个倒着的台标,”他轻轻抬手,像是在隔空指着当年剧组里的那面墙,“某种程度上,就是他潜意识里对自己的认知外化——他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倒着的,努力了却没人看见;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倒着的,喜欢的人不敢追,想做的事不敢做;甚至觉得自己的存在都是‘颠倒’的,像个笑话。这个细节,比直接写他孤独,更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