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63章 苏晴的发现,手稿上的“山民001”标记

第63章 苏晴的发现,手稿上的“山民001”标记(1 / 2)

下午的时光像一块浸了温水的棉絮,柔软而静谧,带着淡淡的暖意,漫过庭院的每一个角落。阳光透过陆砚辞书房那扇雕花的木格窗,斜斜地洒进来,在深色的木地板上投下一方方规整的光斑,光斑边缘带着柔和的光晕,随着风拂动窗棂的轻微晃动,缓缓摇曳。空气中浮动着旧书籍特有的油墨香——那是纸张在岁月里沉淀出的陈旧气息,混杂着窗外飘来的薄荷与艾草的清苦香气,还有书桌上砚台残留的墨香,三者交织缠绕,酿成一种沉静得能让人沉下心来的雅致氛围。

书房不大,却透着一股子书卷气。书架沿墙而立,从地面一直顶到房梁,深棕色的木质书架上,摆满了或厚或薄的书籍。上层是线装的古典诗词,《诗经》《楚辞》的封皮已微微泛黄,边角有些磨损;中层是现代文学与历史典籍,从鲁迅的杂文到茅盾的小说,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书脊上的字迹有的清晰如新,有的已被摩挲得模糊;下层则是几排医药专着,《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的封皮厚重,带着古朴的质感。书桌靠窗摆放,是一张老榆木桌,桌面光可鉴人,留着几道浅浅的木纹,桌上摊着几本翻开的书,旁边放着一方端砚,砚台上搁着一支未干的毛笔,还有一叠散落的稿纸。

苏晴找了个“帮着整理散落书籍”的由头,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书房。她穿着一身素色的棉麻长裙,脚步轻盈,生怕踩碎了这满室的宁静。陆砚辞此刻正在院子里侍弄那几畦草药——上午刚浇过水,薄荷的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阳光一照,像缀了颗颗碎钻,他正弯腰用小铲子仔细给艾草松着土,听到她进来,便直起身,转过头笑着叮嘱了句:“小心些,书桌上的稿纸刚写了几行,别碰掉了。”语气温和,带着几分随意,便又低头继续侍弄草药,由着她在书房里忙活。

苏晴站在书房门口,目光悄悄扫过整个房间,心底像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悄悄泛起一丝期待的涟漪。她一直对陆砚辞有种莫名的熟悉感——第一次见他时,他身上那种温润而沉静的气质,就让她觉得似曾相识;后来听黄垒、张捷说起对他身份的猜测,尤其是联想到那位神秘的作家“山民001”时,这种期待便越发强烈,像藤蔓般在心底悄悄生长。

她走到书架旁,开始小心翼翼地整理散落的书籍。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拿起一本封面泛黄的《本草纲目》,她伸出食指,轻轻拂去封面上的一层薄尘,指尖触到粗糙的纸张,能感受到岁月的纹理;碰到一本摊开的《唐诗三百首》,书页上还留着淡淡的铅笔批注,她仔细地将书页抚平,按照书脊上的分类,轻轻插进书架对应的位置;书架最下层的《黄帝内经》格外厚重,她双手捧着,慢慢将它归位,生怕用力过猛蹭掉旁边书籍的封皮。

整理到书架最内侧时,她弯腰去搬一摞堆叠的旧杂志,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桌脚边的地板上,滑落了一张稿纸。那稿纸是普通的方格稿纸,浅灰色的格子,边缘因为经常翻阅而有些卷曲,纸角还沾着一点细微的灰尘,显然是刚才整理书籍时不小心碰掉的。她下意识地弯腰去捡,手指刚触到稿纸的一角,正要往上抬,目光却猛地定格在稿纸的右下角,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整个人瞬间僵住了,连呼吸都忘了。

那里,除了熟悉的、带着遒劲笔锋的手写字迹——字迹是《凡人寻仙录》的剧情片段,“玄清真人手持青锋剑,踏云而来,身后云雾翻涌,似有万千仙兵追随”,这样的表述她曾在剧组的剧本大纲里见过类似的雏形,字句间那种恢弘的叙事节奏,还有对“玄清真人”这个角色特有的描写风格,让她印象深刻——还有一个用极细的狼毫笔尖画下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小标记:“山001”。

那标记小得像一粒落在纸上的尘埃,笔画纤细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消散,“山”字的竖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倾斜,“001”三个数字紧凑地挨在一起,若不凑到跟前仔细盯着看,很容易当成是墨点干涸后的痕迹,或是纸张本身的瑕疵。可苏晴的呼吸还是猛地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瞬间漏跳了一拍,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缓缓爬升,紧接着又是一阵滚烫的热血直冲头顶!

作为曾与“山民001”深度合作过的演员——她是《凡人寻仙录》改编电视剧的女主角,当初拿到剧本时,就被原着宏大的仙侠世界观、细腻的人物情感塑造深深吸引,甚至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反复研读了原着不下五遍——更是“山民001”的铁杆书粉,她曾在一次与启点中文网负责对接“山民001”的编辑闲聊时,偶然得知一个绝密信息:这位从不露真容、却凭借《凡人寻仙录》一书横扫各大网络文学榜单、被誉为“仙侠文天花板”的神秘大神,有个独属于自己的小习惯,一个从未对外公开的秘密——他会在所有亲手写下的原始手稿上,在右下角留下一个独特的缩写标记,而这个标记,正是“山001”!

当时编辑说这话时,还特意叮嘱她“千万别外传”,说这是只有编辑、出版社对接人等寥寥几位内部人员才知道的隐私。苏晴当时只当是个有趣的小八卦记在心里,从未想过,有一天竟会在陆砚辞的书房里,在这样一张偶然滑落的稿纸上,亲眼见到这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标记!

证据!这绝对是铁证!

苏晴的指尖微微颤抖,连握着稿纸的手都开始发颤,稿纸的边缘在她的指尖轻轻晃动。她飞快地抬眼看向窗外——院子里,陆砚辞正弯腰给一株薄荷摘除枯黄的叶片,手指动作轻柔,身影专注得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并没有要进来的迹象。她悬着的心稍稍放下,立刻收回目光,动作麻利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先是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又怕相机快门声泄露行踪,特意检查了一遍“快门静音”是否开启,确认无误后,才松了口气。

随后,她将稿纸轻轻放在地板上,用手指按住稿纸的四角,避免它被风吹动,然后调整好手机的角度,让镜头精准聚焦在那个微小的“山001”标记上。她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按在快门上,“咔嚓”“咔嚓”“咔嚓”,快速而清晰地拍了三张照片——第一张是近距离特写,将“山001”的每一笔画都拍得清晰可辨,连笔锋的细微倾斜都一览无余;第二张是中景,将标记与周边的《凡人寻仙录》剧情字迹一同纳入画面,能清晰看到两者的关联;第三张是从侧面拍摄,利用阳光的角度,拍出稿纸上笔迹的凹凸质感,证明这是亲手书写的原始手稿,而非复印。每一张都拍得格外仔细,反复确认照片清晰后,才收起手机。

拍完照,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翻涌的激动与紧张,胸腔里的心脏还在“咚咚”狂跳,震得她耳膜发疼。她强作镇定地将稿纸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按照原来的褶皱痕迹轻轻抚平,甚至特意将稿纸右下角的标记位置,与书桌边缘保持和之前一样的距离,力求看不出丝毫被动过的痕迹。做完这一切,她又拿起旁边一本还没归位的《唐诗三百首》,假装继续整理,可指尖的颤抖却怎么也控制不住,书页在她的手中轻轻晃动,脑海里反复回响着一个声音:是他!真的是他!陆先生竟然就是“山民001”!那个写出《凡人寻仙录》、让她痴迷不已的神秘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