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柯点头:“夫人说道是,万一人过多,咱们确实是承担不起。”
顾梨又说:“咱们这样做,必然会让其他府邸纷纷效仿,咱们已经给百姓送馒头了,其他府邸自然是要比我们做的更好,要不怎么会把将军府比下去呢。”
齐柯又问:“是呀,那咱们不就是白做了吗。”
顾梨又摇头:“怎么会是白做了呢,有想跟咱们将军府较劲的,就的做的比将军府好,我还就怕他们不攀比,只要她们有这个心思,咱们的压力就会少,也解决了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温饱。就算咱们不是精面馒头,可架不住咱们时间长啊,等到他们坚持不住的时候,只能草草收场,到那时咱们将军府还是按部就班的送,到那时,谁在作秀,谁在做事,不是一目了然了。”
齐柯明白了,也笑了:“原来夫人是打的这个主意,奴婢明白了,这算不算是借刀杀人。”
顾梨轻笑:“给百姓送馒头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说明,是粗粮。别让人家误会了去。要是有人问为什么给白面馒头,就说,这两年咱们将军府,接二连三的受难,流落在外,是宣盱国无数百姓默默的帮助,将军府流落在外的子女才能安然回府,百姓的疾苦,将军府两代人都有所体会,在这漫长的冬天,将军府也愿意帮助无助的姓一把,希望各位不要嫌弃。”
齐柯点头:“夫人这是给司清公子铺路吗。”
顾梨说:“也是,也不是。”
齐柯问道:“怎么讲。”
“这么做,确实有力与将军接司清回府。又不是,是因为,无论是将军,还是月心,和如今的司清,甚至是我与昭儿,确实都受过百姓的恩惠。如今也要回报一些,俗话说头上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这做善事,与做其他的事不一样,要做就踏踏实实的做,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齐柯看顾梨的眼神变了又变,她从小在京城中长大,以前跟着她家小姐在杨府,后来作为陪嫁丫头来了将军府,这整个京城哪个府上开设粥棚不是在做样子,只有这位当家主母,做事与人不同。
齐柯说道:“一会我就去告诉管家,让管家多多准备着。”
顾梨点头,不再过细的交代,管家是老人了,这些事情要怎么安排,他心里有数,不用自己过多的操心。
东院里静悄悄的,顾梨回到房中,换下已经被雪浸湿的鞋袜,顾梨便坐在桌边翻看今年的账本,又是一年一度的总结时间,顾梨先是翻看了今年的府上的收支账簿,这几天府上的各处营生的账本都陆陆续续的送过来。顾梨接手各处营生时,也狠辣的处置过一些掌事之人,眼下这些人还不敢欺上瞒下。
齐柯端来茶水,顾梨没有抬头,问齐柯道:“二嫂识不识字。”
齐柯被问愣住了,晃了晃神,边说道:“段姨娘是识字的。”
“那就好,回头跟二嫂说一声,过了年,让她跟我一起掌家吧。”
齐柯又一次被震惊道:“夫人是要将府上的中馈交给段姨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