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到了,这个村子叫大山村。我们先去村长家。”牙行老板停下了马车,将车拴在村口的树上。
“好。”顾梨跳下车。
牙行轻车熟路的来到村长家,这么顺利的就找到这里,看来牙行老板昨天确实来过,大山村的村长是个中年男人。
牙行老板介绍的:“王老汉,这是昨天我看的那片田地的主人,刚刚在衙门已经办理好了手续。”
王村长抱拳道:“公子,我是这村的村长,您叫我王老汉就行了。”
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人家办呢,还要维持好关系,日后好开展工作:“王老伯,您好,以后还要多仰仗您了。”
“公子快别这样说,真是折煞老汉我了。我带您看看田地去。”王村长一辈子生活在村里,很受村民们的尊重,但毕竟是农户,出门也没人瞧的上他,眼下被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叫声王老伯,他笑的就更开心了。
顾梨跟着王老汉上了山,这不就是梯田吗,种了粮食确实是运不下来,可是种些别的倒是可以,顾梨心里已经有数了。
顾梨回到王老汉的家里:“从袖袋里掏出十两银子,老板,你就不用等我了,我忙完自己回去,这是你应得的银子。”
顾梨出手也大方牙行老板笑的都能看到后槽牙:“多谢,多谢,多谢公子。”
牙行老板离开后,顾梨与村长仔细了解了村里的情况,村里有三十户人家,年轻一些的头脑灵活些的,去了城里做帮工了,没本事的在村里的都是刨地混饭吃。
顾梨问道:“村长,你家有几口人。”
村长愣了一下,又觉得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我家老老小小加一起八口人。”
顾梨看到村长的疑虑:“我没有打探的意思,就是了解一下,看看怎么样将这二十亩地用起来,能让村里人吃饱饭。”
王村长叹了口气:“公子啊,你是不知道的,二十亩良田都很难养活这三十多户,一两百口人。更何况还是这样的薄田。”
顾梨并不担心这些:“村长,你家八口人,一年要多少口粮。”
村长想了想说道:“我家一年也要一百斤米,两百斤粗面。这可不是小数目。”
顾梨又问道“村长,您能带我在村里看看吗。”
“怎么不行,我带你看看。”
王老汉带着顾梨在村里逛了一圈,整个村子不算大,但是很穷。村里的人多数都是老人与妇人。
顾梨见天色不早了,言子风应该要下朝了,看的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临走时顾梨给王老汉安排了下一步工作:“王老伯,我这也就二十亩地,您帮我问问乡亲们,有多少人愿意种我家的地,别的,我保证不了,但是我能保证乡亲们辛苦一年,收成不仅能够运下山,还能卖的出去,你先帮我统计着,我下午再来一趟,你将人数告诉我,我回去好好合计合计。”
这是王村长这段日子听到最好的一个消息:“行,只要能有收成,我老汉听你的。”
顾梨离开村子,走了一小段路,见四下无人,就进了空间,顾梨坐在凉棚喝着茶,思索着就这二十亩山田能种些什么。
顾梨的眉头紧皱,雪球与蓝羽也帮不上忙,顾梨在田里散步,看着河水里的鱼欢乐的摇着尾巴,顾梨想到了,她开心的回到空间仓库,空间里有各种作料的种子,对呀,可以让他们种些料呀。
想明白了这些,顾梨换下男装,就出了空间。
回东院的这一路,顾梨心情格外好,一路都是笑呵呵的。
齐柯见主子回来了:“主子,将军已经下朝了,追影说大营有事,去了大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哦,我知道了。两个孩子呢。”
“喜荣和齐妈妈带着他们去了花园玩了。春柳也跟着去了。”
“好,多派两个人跟着,天慢慢热了,多给他们喝点水。让管家过来见我。”
顾梨进入书房,手里拿着二嫂的地契,一边喝茶,一边等着管家。
齐柯将管家带进来,顾梨示意管家坐下说话:“老奴不敢。”
“没事,坐着说吧,在我的书房,是可以坐着回话。不用紧张。没多大的事。”顾梨还顺手给言管家倒了一杯茶。
顾梨的书房是按照现代办公室的标准改的。
“管家,二嫂的陪嫁里有田契,你去看过吗。”顾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