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技术伦理宪章》的颁布与“超技术监管局”的成立,如同给狂奔的野马套上了缰绳。联盟在经历短暂的混乱与埃洛·金事件的阵痛后,社会情绪逐渐从知识狂热转向一种更为审慎的求知欲。研究仍在继续,但每一步都伴随着严格的伦理审查和安全评估。瑞恩领导的科学院开始系统性地将档案馆的知识与联盟现有科技树进行融合,寻求稳定、可控的进步路径。苏茜则专注于培养新一代具备强大心智和伦理观念的灵能者,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超常个体。
然而,就在联盟试图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内部平衡时,对“万籁档案馆”本身的深入研究,却揭示了一个远比单一文明遗产更为宏大、也更为惊悚的真相。
尘封的记录
陈星带领的历史与哲学团队,负责破译档案馆中那些非技术性的记录——包括“回响纪元”文明的历史、社会结构、艺术以及……他们所谓的“终末之灾”的详细记载。
这些记录并非存储在易于读取的晶体中,而是烙印在一些极其稳定、却难以直接解读的“时空褶皱”里。破译过程缓慢而艰难,但当第一段完整的记录被成功还原时,其内容让所有知情者脊背发凉。
记录显示,“回响纪元”并非第一个达到极高技术层次并接触到维度奥秘的文明。在他们之前,根据其考古发现和理论推演,至少存在过两个,甚至可能更多的、同样辉煌的“上古纪元”。这些纪元的称呼已不可考,但“回响纪元”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宇宙背景辐射中残留的规则“化石”和某些维度夹缝中的遗迹,确信它们都曾发展到能够窥探、甚至有限度干涉高维领域的程度。
而所有这些纪元的结局,都惊人的一致——并非毁于战争、内乱或资源枯竭,而是毁灭于一种被称为“规则潮汐”的、宇宙尺度的周期性现象。
“规则潮汐”,并非物理上的引力潮汐,而是宇宙底层规则本身稳定性的周期性波动。在“潮汐”的高峰期,规则稳固,物理常数恒定,文明得以诞生和发展。而在“潮汐”的低谷期,规则会变得“松弛”甚至“混乱”,物理常数漂移,维度壁垒脆弱,各种在稳定期不可能出现的规则异常(如“概念寄生体”、自发性降维区域等)会大量涌现,最终导致整个宇宙层面的、不可逆的“信息结构崩坏”和“现实重构”。旧的纪元被抹去,新的规则在废墟上重新确立,等待下一个轮回。
“回响纪元”的学者们悲观的认为,他们自身也正处于一次“规则潮汐”低谷期的前夜。他们倾尽所有建造“万籁档案馆”,并非为了躲避某种具体灾难,而是希望在自身被彻底“重构”之后,能将知识的火种投入下一个纪元的“潮汐”高峰期,期待能有幸运的文明发现它,并或许……能找到打破这绝望循环的方法。
“我们……我们不是第一个,”陈星在向议会核心成员汇报时,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我们也可能不是最后一个。联盟所做的一切,我们所有的挣扎、牺牲与成就,可能都只是在一个早已注定的、宇宙尺度的循环中……一次短暂的浪花。”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甚至超过了“俯瞰者”的存在。那是一种来自时间尽头的、命运层面的窒息感。
档案馆的深层秘密
与此同时,瑞恩和阿米尔领导的团队,在档案馆的技术核心区域,也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破译最高权限的加密信息库时,他们找到了一些并非由“回响纪元”创造的……东西。
那是一些极其古老、甚至比“回响纪元”主体结构还要古老的规则印记。它们如同伤疤一样,烙印在档案馆的底层架构上。经过对比分析,瑞恩惊恐地发现,其中一些印记的规则特征,竟然与联盟曾经遭遇过的“概念寄生体”以及“同化者”的核心逻辑,有着高度相似性!
“这不可能……”阿米尔看着对比数据,喃喃道,“‘概念寄生体’是我们这个纪元才首次确认的异常!‘同化者’也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兴起的!它们的‘签名’怎么可能出现在上一个,甚至上上个纪元的遗迹中?”
唯一的解释,令人毛骨悚然:“概念寄生体”和“同化者”所代表的规则异常,并非我们这个纪元的特产,而是伴随着每一次“规则潮汐”低谷期,都会从规则松弛的宇宙底层重新浮现的、“周期性瘟疫”!
“回响纪元”的记录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提到了在潮汐低谷前期,会出现各种“规则的畸变体”和“逻辑的癌细胞”,他们同样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清理了其中一部分。而“同化者”那种追求“归一”的思潮,在记录中被描述为一种在规则动荡时期,文明面对不可抗拒的消亡压力时,极易产生的、试图通过自我湮灭来融入“永恒规则”的集体心理变态。
档案馆本身,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库,它更是一个宇宙周期性灾难的观测站和警告碑!
新的涟漪
就在联盟高层被这循环的真相压得喘不过气时,现实世界的异常,再次印证了档案馆的警告。
并非来自遥远的边疆,而是发生在联盟核心疆域内部。
第一个异常报告来自“万律交汇点”的空间交通管制中心。多个飞行员报告,在穿越某些常规跃迁航道时,出现了极其短暂的“规则感知剥离”——仿佛一瞬间,他们失去了对所有物理法则的直觉,飞船、星空、甚至自身的存在都变得陌生而怪异,虽然瞬间恢复,但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