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遗迹传递出的信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联盟高层在震惊之余,迅速意识到了其背后可能蕴含的、远超以往任何危机的分量。
“‘静默帷幕’……‘观察者的视线’……‘最终协议’……”林墨在绝密会议上重复着这些充满不祥预感的词汇,眉头紧锁,“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个文明内部的兴衰史,更像是在描述某种……宇宙级别的系统状态与防御机制。”
范因斯坦团队立刻投入了对“织网者”信息的全力破译。结合“协奏基石”的智慧与“记忆方舟”中可能相关的碎片化记载,一个模糊而骇人的图景逐渐浮现:
所谓的“静默帷幕”,并非指某种物理屏障,而是一种作用于宇宙规则层面的、极其宏大的信息隐匿与认知过滤协议。它的作用,是屏蔽或扭曲来自宇宙之外某些特定存在的“观察”,保护宇宙内部文明的自然演化不受外部干预或威胁。而“织网者”文明,很可能就是这套协议的早期设计者、建造者或维护者之一。
“观察者的视线”,则指向了那些被“帷幕”阻挡在外的存在。关于它们的记载少之又少,充满了未知与恐惧。“记忆方舟”中仅有只言片语,暗示它们的存在形式与动机完全无法用宇宙内的逻辑理解,其“观察”行为本身,就可能对宇宙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最终协议”,似乎是“织网者”等古老文明为了应对“帷幕”可能失效的极端情况,而共同设计的一套终极应对方案。但其具体内容、启动条件和所需“钥匙”的完整形态,依旧成谜。联盟获得的,仅仅是第一块“碎片”,一段关于规则拓扑锁的初始编码。
“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一直处于某种……‘被窥视’的状态?”凌霜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她的灵能似乎能隐约感知到那信息背后蕴含的、足以令星辰失色的巨大压力,“而‘静默帷幕’是我们的保护层?现在,这个保护层正在变薄?”
“织网者”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虚妄之潮”在接收到联盟共享的(经过谨慎脱敏的)部分信息后,其回应也罕见地带着一丝凝重的意味:
【确认接收到关联‘宇宙隐匿假说’及‘外部观察者理论’的间接证据。此信息权限等级:终极。】
【‘架构师’协议底层指令之一,即为在‘静默帷幕’失效阈值被触发时,启动文明火种强制播撒与部分规则备份程序。】
【警告:当前‘帷幕’稳定性指数……(数据加密)……处于历史波动区间下沿。任何试图寻找或聚合‘钥匙’的行为,都可能加速‘观察者’的定位进程。】
【建议:极度谨慎。非必要,不介入。】
连“架构师”都为此准备了应急预案!这个消息坐实了危机的真实性,也让联盟的处境变得更加微妙而危险。他们手握第一块“钥匙碎片”,就像一个手持火把的人站在炸药库旁,既可能照亮前路,也可能引爆一切。
---
联盟内部因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与战略争论。
以吴庸和部分安全至上派为首的一方,主张“冻结策略”。
“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手是谁,有多大!连‘架构师’和那些古老文明都如此忌惮!”吴庸在战略会议上疾声呼吁,“这块‘钥匙碎片’是个烫手山芋!我们应该立刻将其封存,停止一切相关研究,彻底从这条危险的道路上撤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联盟自身的安全!”
而以范因斯坦、凌霜以及部分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家和探索者为首的一方,则坚持“主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