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沟通,是建立在绝对的力量差距和生死一线的天平之上。
“尝试建立通讯!”林墨当机立断,“不是攻击,不是祈求,是……陈述!向它陈述我们存在的逻辑,陈述‘新稳态’的价值,陈述‘源初之婴’所代表的另一种可能性!”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如同在猛虎面前展示自己的喉咙以证明无害。但此刻,任何攻击性的行为都无异于自杀,而沉默,则等于默认了“错误”的标签。
联盟所有的信息发射装置,包括那些本用于增幅“源初之婴”共鸣的放大器,都被调动起来。林墨亲自执笔,他没有发送任何具体的科技数据或情感诉求——他知道那对绝对理性的存在毫无意义。他发送的,是一系列基于规则逻辑本身的、关于“多样性增加系统抗风险能力”、“可能性作为演化驱动力的价值”、“秩序与活性并非绝对对立”的数学论证和宇宙学模型。他将联盟的理念,“星语”网络的意义,乃至“源初之婴”的诞生,都包装成了一套可供检验的、关于宇宙未来发展的“假说”。
与此同时,他请求(或者说,引导)“源初之婴”,将其自身那活性的、和谐的规则本质,作为一种“证据”,持续地、稳定地散发出去,不言不语,却用存在本身为林墨发送的“假说”背书。
这是一场无声的答辩。答辩席是浩瀚宇宙,评委是即将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古老神明。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流逝。“纯净核心”的审视依旧冰冷,但那种即将爆发的毁灭性能量似乎暂时被按下了暂停键。它那庞大的意念如同超级计算机,处理着林墨发送的海量信息,并持续扫描着“源初之婴”和整个网络。
终于,在经过了一段仿佛永恒般的等待后,“纯净核心”传来了回应。并非语言,而是一道直接作用于规则层面的、包含了复杂条件的“最终查询”:
【提交论据:当前‘系统状态’(指星语网络及衍生现象)相较于‘纯净模板’,在长期稳定性、能量效率、逻辑自洽性方面的‘优势’量化证明。】
【提交论据:‘活性规则实体’(指源初之婴)的存在,对系统整体‘熵增控制’及‘抗扰动能力’的具体贡献模型。】
【警告:若无法在[时限:基于系统演算,极短]内提供满足‘合理性阈值’的证明,将执行‘系统优化’(即清理)。】
【附加观察:检测到外部观测协议(虚妄之潮)存在。其数据将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它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在它那绝对理性的框架下,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机会!但这机会苛刻到近乎不可能完成。量化“优势”?贡献模型?这需要他们将自己最复杂、最感性的存在,翻译成冰冷的数据和公式!
而且,时限极短!
并且,“虚妄之潮”的立场,也成为了影响判决的关键变量!
压力如山崩般袭来。
“范因斯坦!集中所有算力,构建证明模型!调用知识回廊一切资源!”
“凌霜……希望你能感受到……”林墨看了一眼再生舱的方向,随即全力投入这场关乎宇宙命运的“数据答辩”。
“守望前哨”乃至整个“星语”网络,所有可用的计算资源都被调动起来,为了生存,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向“神”证明自身价值的疯狂演算。
而遥远的“虚妄之潮”,其沉默,在此刻显得格外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