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盛嘉骏漫不经心地用脚尖踢了踢珠子。
汉子喉咙里发出模糊的声响,把三根手指又晃了晃。
“三百?”盛嘉骏皱起眉,“这破石头顶多值五十。”
“二百,少一分不卖。”汉子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盛嘉骏站起身就要走,手腕却被对方拽住。“一百五,算我赔本。”汉子的指甲缝里全是黑泥,“这是我在工地上挖出来的,放家里占地方。”
“一百。”盛嘉骏甩开他的手,从钱包里抽出一张钞票。汉子骂骂咧咧地接过钱,把珠子扔进一个塑料袋里。
秦弘轩凑过来看了看:“这是煤精石吧?看着像抚顺那边产的,不值钱。”
“看着顺眼而已。”盛嘉骏把袋子揣进兜里。
往前走了几十步,秦弘轩在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停住脚步。摊主是个戴瓜皮帽的老头,正用放大镜看一本线装书。“这《营造法式》是民国影印本?”秦弘轩的声音压得很低。
老头点点头,伸出五个手指。秦弘轩二话不说付了五百块,把书小心翼翼地裹进大衣里:“这书现在能拍到三万,捡着漏了。”
逛到天快亮时,盛嘉骏又在一个老太太的摊位上买了个铜制墨盒,上面刻着“莫等闲”三个字,笔法苍劲有力。秦弘轩则收了枚北洋时期的银元,说是袁世凯登基时铸的样币,存世量不足十枚。
回程的路上,东方泛起鱼肚白。盛嘉骏摸出那颗黑珠子,在晨光里看它的表面布满细密的裂纹,像干涸的河床。“这东西看着有点年头。”
“煤精石也能形成化石。”秦弘轩打了个哈欠,“不过你要是喜欢,我让人给你做个镶金的底座。”
回到四合院时,海棠花瓣上凝着露水。盛嘉骏把珠子泡在清水里,用软毛刷轻轻擦拭。随着污垢脱落,珠子表面渐渐显露出奇异的纹路——九个椭圆形的眼纹首尾相接,像一串流转的星辰,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不是煤精石。”盛嘉骏心里一动,找出周明远送来的放大镜。眼纹的边缘有细微的朱砂沁,这是年代久远的标志,绝非现代工艺能仿造。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搜索“九眼天珠”的图片。屏幕上的天珠与手里的珠子几乎一模一样,尤其是眼纹交汇处的三角符号,正是唐代吐蕃时期的典型特征。资料里说,至纯天珠的表面会形成“风化纹”,像老树干的年轮,而这颗珠子的裂纹恰好符合所有特征。
“难道真是九眼天珠?”盛嘉骏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把珠子放在案头,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九个眼纹仿佛活了过来,在桌面上投下流转的光斑。突然,他想起梦飞说的精神力修行——握住珠子时,丹田处的内劲竟然开始自行运转,比平时快了足足三倍。
“原来如此。”盛嘉骏恍然大悟。这颗天珠不仅是稀世珍宝,更是能辅助修炼的法器。普通人或许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只当是普通古董。
他找出锦盒把天珠收好,走到窗边看着初升的太阳。远处的故宫角楼在晨光里泛着金辉,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