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N的简短采访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涟漪很快散去。林昊随着人流走出喧嚣的通道,登上了返回酒店的大巴。
车内的气氛依旧热烈,队员们还在兴奋地交流着游行中的趣事,分享着手机里抓拍到的精彩瞬间。林昊依旧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将冠军帽摘下,拿在手里轻轻转动着。
窗外的洛杉矶华灯初上,白日的狂热渐渐沉淀为夜晚的繁华。他的思绪却并未完全平静下来。“秘密武器”、“x因素”、“怪物”……这些外界赋予他的标签,与他自己内心那份“像个路人”的疏离感交织在一起,让他对自身的定位有了更深的思考。
几天后,一个更正式、也更深入的专访机会找上门来。这次是来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媒体《体坛周报》的专访请求,他们派出了资深的篮球记者王斌,希望能做一个关于林昊整个赛季心路历程,尤其是总决赛表现的深度报道。
林昊答应了,地点约在了他常去的一家安静的咖啡馆。
王斌是一位经验丰富、观察敏锐的记者,他没有一上来就追问技术细节或八卦,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从林昊赛季初的处境开始聊起。
“从差点被裁掉的边缘,到总冠军成员和最佳第六人,这个赛季对你来说,像坐过山车吗?”王斌笑着问。
林昊抿了一口咖啡,摇了摇头:“不像过山车。更像……一次漫长的徒步攀登。很累,但每一步都看得见脚下的路,也能感受到自己一点点在变强。”
“很多人用‘奇迹’来形容你的崛起。”王斌引导着话题。
“我不太喜欢‘奇迹’这个词。”林昊平静地说,“它听起来太依赖运气了。我更愿意相信是努力、准备,加上一点……合适的时机和信任。”他指的是系统的出现,以及教练和队友的信任。
王斌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然后切入核心:“那么,对于外界给你的那些称呼,比如‘秘密武器’,比如德维恩·韦德说的‘未来’,克里斯·波什说的‘怪物’,你自己更认同哪一个?或者说,你如何定义球场上的自己?”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林昊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窗外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他回想起自己在这个联盟的生存方式——不张扬,甚至刻意保持低调,却在关键时刻一次次用那种“诡异”的、难以捕捉的方式改变比赛。
他回想起自己那融入本能的【不可预测的运球节奏】,回想起对手防守时那瞬间的茫然和失措,回想起自己即便在花车游行中也能轻易“隐藏”在喧嚣里的特质。
他转过头,看向王斌,眼神清澈而坦诚,缓缓说道:
“如果非要给自己一个定义的话……”
“我只是个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