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儿,吃什么如此香甜?”
见儿子捧着一块金黄面饼大快朵颐,他不禁好奇。
“爹,这是老师做的油炸泡面。”
朱高炽将剩余的小半块递给父亲。
“先生又有新发明了?”
朱棣眼前一亮。
他曾品尝过何秋制作的酸菜鱼、啤酒与孜然烤肉,
此刻对这新式泡面也充满了期待。
朱高炽递来一小块泡面,他接过去,毫不介意是剩下的,直接放入口中。
口感酥脆。
辛辣之中透着猪肉香气。
朱棣边嚼边点头,问道:“先生真是奇人,这食物叫什么?”
“油炸泡面。”
“泡面?”
朱棣怔住,他记得泡面本该配汤吃,
怎能直接干嚼?
看出朱棣神色疑惑,何秋笑着解释:“泡面可干吃,也可泡汤,只要不受潮,能保存两个多月。”
“保存两月?”
朱棣眼睛一亮,心中念头闪过。
若何秋所言不虚,
这油炸泡面,正可充作大明军粮。
行军作战旷日持久,粮草转运素来是军中大患。
携带油炸泡面,至少能缓解部分运粮难题。
有了它,士卒便不必常忍饥饿,苦候粮草不至。
“先生,本王果然没看错,您真是栋梁之才!”
朱棣忘了身份礼数,抓住何秋双肩用力摇晃,喜形于色。
与此同时。
燕王府地牢。
自朱棣一行回到顺天,蓝铁心便囚于此间。
“铁心,久违了。”
牢门外,全身紧裹的黑衣人望着牢中蓝铁心,语带讥诮。
“蓝四勇,你来了。”
蓝铁心缓缓抬头,看向牢外黑衣人。
他毫不意外,嘴角反露出一丝嘲弄。
黑衣人卸去伪装,现出真容,是个与蓝铁心年岁相仿的年轻人。
此人名叫蓝四勇,乃顺天府城防都尉,蓝玉义子。
“铁心,义父交代的事被你办砸了,该知道如何收场吧?”
蓝四勇从怀中取出一瓶毒药,隔栏扔到蓝铁心面前。
“我随义父出生入死多年,没料到终成他随手可弃之子。”
望着地上毒药,蓝铁心笑容狰狞,满是不甘与愤懑。
“既为蓝玉义子,早该有为义父牺牲的觉悟。”
蓝四勇冷然道:“自己上路,还是我开门相助,任你选。”
“哼,蓝四勇,你的下场只会比我更惨!”
蓝铁心抓起药瓶,拔塞仰头,将毒药尽数吞下。
蓝四勇嗤笑:“这便不劳你费心了。”
毒效迅发。
牢中,蓝铁心七窍淌血,捂腹翻滚。
蓝四勇冷瞥一眼,旋即转身离去。
晌午。
燕王府内。
第15章:朱高煦也难逃真香定律
见弟弟朱高煦闹脾气,年仅八岁的燕王长子朱高炽温言劝道:
“二弟,这面很香。”
“我就要吃肉!”
朱高煦噘嘴不服。
在王府一向骄横的他,若不是父亲朱棣坐在一旁,早已掀翻饭桌。
在他心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纵马沙场才是男儿该做的事。
面前这碗面?
大丈夫怎能吃面?
闻着虽香,可实在配不上他的身份。
何秋看在眼里,暗暗摇头。
幸好没选他做学生。
不然,光是管教朱高煦这个顽劣小子,就够头疼的。
历史上朱高煦顽劣骄纵,连舅舅徐祖辉的良马都敢偷。
就连隔辈亲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也厌恶他,评价他“言语轻佻”。
“煦儿,不得无礼!”
见朱高煦越发过分,朱棣脸色一沉,喝道:“中午只有这个!”
“爹!”
朱高煦缩了缩脖子,仍不甘心:“我不爱吃面。”
朱棣目光骤然锐利——他早年随徐达南征北战,**无数,仅凭眼神就足以令人胆寒。
果然,朱高煦在他凌厉的注视下怂了,乖乖端起碗吃起面来。
没一会儿,面碗就见了底。
“还……还有没有?”
朱高煦小脸通红,大约是想起刚刚死活不肯吃面的样子。
“一人一碗,多的没有。”
朱棣板着脸说:“若还想吃,就去求何先生,这面可是他亲手做的。”
朱高煦一听,嘴就撅了起来。
他堂堂燕王之子、皇族血脉,怎能向一个平民低头?
就算这平民再受父亲看重也不行。
“二弟,我的给你吃吧。”
朱高炽把自己没吃完的面推了过去。
朱高煦见有台阶,也不客气,接过来就大口吃起来。
朱棣看在眼里,眉头紧锁。
一顿简单的午饭,却暴露了许多问题。
长子朱高炽年仅八岁,却已懂得谦让体贴;
次子朱高煦虽小,却蛮横霸道。
长此以往,将来必生事端。
“何先生果然眼力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