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正是!这些酸儒屡屡构陷武安君,若非君上力挽狂澜,大秦基业早被李斯赵高之流蚕食殆尽!

围观百姓愈说愈激愤,老秦人素来厌弃空谈儒生。偶有异见者刚开口,便被四周怒目逼退。在咸阳城,武安君陈麟的威望仍如日中天。

然咸阳城外,咒骂武安君三字者不知凡几。大秦表面尊儒实重法度,儒门势大,故民间攻讦陈麟之声不绝。

武安君府邸内。

陈麟执盏轻笑:丞相多虑,陈某行事自有章法。

王绾胡须微颤——若在往**必深信不疑,可近来这位年轻君侯的作为,实在难称二字。终究还是提醒道:君上与淳于越已结不死不休之局,此獠虽不敢明面发难,却善使阴招...

死仇?陈麟截断话语,自他孙儿构陷我那日起便已注定。至于暗箭...他指尖轻叩案几,不过蚍蜉撼树。

眼下淳于越能用的,无非是在扶苏耳边进谗,再耍些上不得台面的把戏。

区区腐儒自然不足为惧。王绾压低声音,然则日前赈灾时,扶苏公子曾问老夫对君上掌兵之权作何看法...

王绾的言外之意十分清楚,如今的扶苏公子已与从前大不相同。尽管尚未正式登基,但他已显露出收揽权力的意图!

“呵!”

陈麟冷笑一声。王绾透露的这番话虽让他心中微动,但很快便压下了念头。毕竟,若他直接询问对扶苏的看法,王绾难免会多想。眼下二人交好,只因目标一致——为了大秦。可若他贸然开口,即便解释,王绾恐怕也会起疑。

从王绾说话时的神情来看,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武安君近期还是低调些为好。”

“否则……唉,扶苏公子太易受人摆布,只会让幕后之人得逞!”

王绾长叹一声,满脸无奈。大秦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偏偏扶苏公子身为一国储君,却毫无君主风范,反而过度推崇儒家。崇尚儒学本非大错,可身为未来国君,这便是致命缺陷。治理天下,岂能仅靠几句之乎者也?

“那就要看淳于越的造化了。”

陈麟嘴角微扬。他本欲闲散度日,可淳于越岂会善罢甘休?更何况,他还杀了淳初!

王绾摇头叹息,起身告辞。

他低声念着“淳于越”三字,恨不得将其一并除去,如此扶苏公子便不会再受其蒙蔽。可丞相府上下千余口人,他不得不顾忌。杀一个淳初,扶苏尚不至于震怒;但若杀了淳于越——这位被扶苏尊为“淳师”的人物,他这个前朝丞相必无好下场。

况且,即便没了淳于越,还会有下一个。

归根结底,问题在于扶苏公子自身。

王绾走出武安君府,仰头望天:“陛下……”

…………

与此同时,被王绾念叨的嬴政正挑眉看向阶下的章邯。

“淳初死了?”

“被先生一刀斩杀?”

嬴政语气平静,仿佛淳初之死与宰杀鸡鸭无异。

章邯恭敬回禀:“正是。此乃武安君平息事端的代价——淳初伏诛。”

“杀得好!”

嬴政当即朗声称赞,面露喜色。

“儒家之人,手伸得越来越长了,该杀!”

“国难当头,却将罪责推于他人,可笑!”

“正如先生所言,愚昧无知!”

说着,嬴政脸色又沉了下来。

章邯伏地不语。此等言论涉及扶苏公子,他不敢妄加接话。

陛下虽一再失望,可终究心软。对外,他是威严霸道的**;对内,他仍是一位父亲,仍盼着扶苏能改过自新。

“淳于越怕是要与先生不死不休了。”

“去,加派人手盯紧他。”

“朕倒要看看,这淳于越还能使出什么手段!”

嬴政语气轻蔑。

章邯连忙叩首:“臣遵旨!”

…………

**第147章岂能安息**

夜色深沉。

淳府内。

府邸内灯火依旧明亮,尽管已有部分儒生离去。

正堂**摆放着一具黑色棺木,燃烧的黄纸不断飘散,催得众人泪流不止。

后堂中,淳于越已不顾礼节,随意坐在地上,目光涣散,如同丢了魂魄,右手机械地灌着酒水。

忽然,一只手夺走了他的酒杯。

淳于越抬头,对上周青尘的视线。

“大人!万不可如此消沉!”周青尘劝道,生怕淳于越因淳初之死而一蹶不振。

淳于越的神情由颓然转为冰冷——

“老夫还需你来教训?”

周青尘这才松了口气,轻轻将酒杯放回原处。

“叔孙通呢?”淳于越问道。

周青尘面露难色:“叔孙通今日突染风寒……”

“呵!”淳于越冷笑,怎会不知叔孙通是在躲避?

他心中愤恨,却清楚该向谁复仇——武安君陈麟,必须血债血偿!

淳家独苗已逝,他再无顾忌。

“大人唤在下前来,有何吩咐?”周青尘低声询问。

“天降巨石。”淳于越缓缓吐出四字。

周青尘脸色骤变。先前计划本是为挑拨武安君与扶苏公子的关系,可如今淳初刚死,若此时天降巨石,必引人猜疑。

一旦败露,他全家性命难保。

“大人……眼下时机不妥。”他硬着头皮道。

“哦?那你认为何时合适?”淳于越眯眼冷笑。

周青尘未察其神色,迟疑道:“至少……再等一月。”

话音未落,淳于越猛然抓起酒杯,狠狠砸向他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