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堆儿是你给我建作坊的银子,房子、地契……啥的奶都打听了。
价格都问好了,只等开春修房子建作坊,这一堆银子暂时别动。
除了这些,剩下的一堆儿,就是这段时间散卖挣的银子了……”
老太太说完,就看大孙女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看的稀奇。
她不由抬头摸摸满是皱纹的脸,“这么看奶干啥?”
“奶,这么多银子你是咋分清的?”银子都长得差不多,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咋分辨的。
真的很神奇。
果然猫有猫道,狗有狗道,阿奶虽然不识字不会算账,但是人家脑子好使啊。
记得门清儿。
“傻!”老太太拿起一个钱袋子晃了晃,“你没发现每个钱袋子都不一样吗?
奶别的不会,在钱袋子上绣点儿东西还是能做到的。”
甜丫拿起一个钱袋子,对着烛火照了照,果然在中间看到一个扁扁的圆。
又拿起几个,上面都绣着不同的图案,有的是圆,有的是花,有的直接是一条直线,有的是一条斜杠。
简单易区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甜丫佩服的朝人竖竖大拇指,但是香辣酱作坊没个账本不行。
她想了想道:“如今香辣酱生意才干十来天,时间短您还能记得清。
时间长了肯定不行,还是得有一个账本。
我买的奴仆中,有一个叫侯春燕的,她家里以前是做营生的,能写会算又会记账。
我让她教粉条作坊的三位管事记账,等大伯娘学会以后,明年每个月让她来帮您盘一次账。
这样账目就清晰了。”
“谁说奶没有账本了?小瞧你奶我?”冯老太风风火火下炕,趿拉着鞋直奔柜子。
里三层外三层的从衣服里翻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其中一个小木头盒子。
看着送到眼前的几张皱皱巴巴的纸。
一面是浔哥练的字,歪歪扭扭的。
一面是老太太的“账本”
打头头一个就是香满楼,后面跟着一个黑点儿,黑点后面跟着是个斜杠,斜杠后面还跟着一个叉。
底下依次是雅韵居、吉香居……
几大酒楼后面,就是些镇上的小食肆、小客栈、商队。
有的后面画叉,有的后面画杠,有的画圆圈。
“……”甜丫一时无言,看看一脸骄傲的老太太,“奶,这就是你做的账?”
“嗯呐,你看不清楚啊,奶一眼就能看懂。”冯老太觉得自己老厉害了。
谁家五六十的老头老太太有她厉害。
“您是看的懂了,别人看不懂啊。”甜丫指指黑点儿问,“这是个啥意思?”
“五百,这是五百!”老太太感叹的啧啧几声,“这些酒楼也是真有钱,一出手就买五百罐。”
“那斜杠是多少?”
“一百啊!”
“叉呢?不会是五十吧?”甜丫试探的问。
“哎呀,奶的甜丫就是聪明。”老太太忙不迭的点头。
甜丫默默数小食肆、客栈后面画的圈,“一个圆圈代表十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