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啊,我是心疼阿爷呢,年纪大了生病万不能马虎,这几天你们可得看好阿爷了。”甜丫做出担忧状,“这样吧,我家还有几个梨子。
待会儿我让人给你送过来,晚上给阿爷炖一碗,炖梨最是润喉止咳。”
桑同文点头。
甜丫这么担心阿爷,怎么可能高兴呢。
一定是自己看错了。
临走前,甜丫特意叮嘱桑同文,“阿爷这几天不能劳累,作坊的事就别让他老人家知道了,省的操心。”
“好……”桑同文不理解,但是依旧点头。
甜丫又回了一趟作坊,特意跟三位管事交代,“停工的事阿爷同意了,明天作坊正式停工。”
三人怀疑听错了。
有福叔能这么轻易就同意,这中间怕是有诈。
但甜丫不给他们怀疑的时间,当晚下工,她特意拎着铜锣等在下工的路口。
敲一下就喊一嗓子,“该过年了,咱们作坊也得过年,从明天开始停工。
年后初八开工,大家趁这段时间好好休息。
赶赶集,办办年货,咱们欢欢喜喜过大年。
这两天我会算好账,把大家伙年前的工钱发了。”
刚被停工的消息砸懵,还没等他们反对,紧接着又听说发工钱。
停工的事瞬间被大家抛到脑后,满脑子都是发工钱的事儿。
“啧啧啧,都被阿姐忽悠了……”浔哥小大人般摇头叹气。
翠妞好笑捏捏他的胖脸,“人小鬼大,你阿姐不算忽悠人。”
只是把要说的事颠倒了顺序罢了。
怎么能算忽悠人呢。
但她挺高兴的,她老早就想去赶集买年货了。
等发了工钱,她有钱给你自己买东西了。
“甜丫,初八才开工啊?咱们在甘州也没个亲戚需要走。
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早早开工呢?”裹着头巾的妇人朗声问。
和她有一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纷纷停下步子朝这边望过来。
“对啊,趁着生意好,咱们多干几天。”黑脸汉子重重点头,“明年还得给你风哥娶媳妇。
这一笔笔的,花销可不小。”
各家都有要成亲的孩子,到年纪了不成亲就要交罚银,景平府是这么个规矩。
甘州是什么规矩不太清楚,想来大差不差。
有银子谁不愿意吃香喝辣,哪个不愿意平白交出去。
娶媳妇嫁闺女都是大事,开销都不小。
“啧?真把自己当拉磨的驴了?驴都知道歇口气,你们咋不知道呢?
过年就要好好歇歇,咱们头一年落户,今天这个年必须过得热闹。”甜丫强硬的拒绝众人要求。
“说了年后初八开工就初八,不可能改。
谁要是在家闲不住,非得来作坊做工,我也不拦着。
但是丑话说前头,白干的啊,我可不发工钱。”
没工钱,谁能乐意白干活。
刚刚嚷着不停工的几个人霎时闭了嘴。
“甜丫说的没错,从五月开始逃荒,咱们就没闲过,我的骨头都发沉,真得好好歇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