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凡人吴普同 > 第67章 京城逐梦:招聘会初体验

第67章 京城逐梦:招聘会初体验(2 / 2)

“看!那个,河北的企业,招畜牧专业的!”吴普同眼睛一亮,拉着马雪艳奋力挤过去。

展位前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他们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吴普同赶紧递上自己的简历。

“保定农大,畜牧养殖……”那位戴着眼镜的男hR快速翻看了一下简历,头也没太抬,“行,简历我们先收下,有消息会通知。”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说完,便将简历放在了旁边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文件堆上。

吴普同张了张嘴,还想再问点什么,比如工作地点、大概待遇,但后面的人已经挤了上来,他只好被动着退了出来。

接下来,他们又尝试了几家与农业、食品相关的企业。情况大同小异。简历递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最多换来一句程式化的“等通知”。有些企业明确要求“本科及以上”,但看到吴普同“保定农业大学”这个非重点院校出身时,则表现得不甚热情。吴普同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学校和学历的无形壁垒。

马雪艳那边情况也差不多。食品加工专业看似应用广泛,但竞争同样激烈。她鼓起勇气向一家看起来不错的食品公司递上简历,hR是一位妆容精致的年轻女性,只扫了一眼学校,便淡淡地说:“我们更倾向于有研发经验的硕士,或者重点院校的本科生。”

马雪艳的脸一下子红了,讷讷地收回简历,低着头从人群中挤出来,眼圈有些发红。

“没关系,那么多公司呢,总有机会的。”吴普同见状,连忙安慰她,心里却同样沉重。

他们带来的十几份简历,很快就要见底。看到稍微沾点边的岗位,他们就尝试投递,仿佛多投出一份,就多一分渺茫的希望。然而,希望似乎在一点点被消磨。场馆内空气污浊,各种香水、汗味和纸张油墨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令人头晕目眩。长时间的站立和拥挤,让两人都疲惫不堪。

“简历快没了,我去那边复印点。”吴普同看到场馆角落有临时复印点,排着长队。

“嗯,我在这边再看看。”马雪艳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

吴普同排了将近半小时队,花“高价”复印了二十份简历。回来找到马雪艳时,看到她正靠在一个稍微人少的柱子旁,眼神有些茫然地望着涌动的人潮。

“累了?”吴普同把一瓶水递给她。

“嗯。”马雪艳接过水,喝了一小口,叹了口气,“感觉……好像大海捞针。而且,北京的公司,要求都好高。”

“毕竟是首都嘛。”吴普同尽量让语气轻松些,“我们这才第一次来,就当积累经验了。后面肯定还有机会。”

话虽如此,但当他看着手中这叠刚刚复印出来、还带着机器余温的简历,再看向那依旧望不到头的人海和密密麻麻的企业展位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还是攫住了他。个人的努力和期望,在这庞大的就业市场和残酷的竞争现实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他们强打精神,又坚持着转了一会儿,将新复印的简历也投出去了大半。但最初的热情和期待,早已被疲惫和一次次的婉拒(或冷漠)消磨殆尽。收获的,只有手里寥寥几张看起来希望不大的公司宣传单,以及脚底传来的阵阵酸痛。

下午三点多,场馆里的人流依旧没有明显减少的迹象,但两人都觉得身心俱疲,再也挤不动,也看不下去了。

“我们……回去吧?”马雪艳轻声提议,脸上写满了倦意。

吴普同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依旧喧嚣的会场,点了点头:“好,回去吧。”

走出展览馆大门,重新呼吸到室外清冷的空气,两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夕阳给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涂上了一层金色,但这份都市的辉煌,此刻在他们眼中,却显得有些冰冷和疏远。

他们找了个路边的小面馆,简单吃了碗面条。谁也没有心情谈论刚才招聘会的细节,沉默地吃着,各自消化着内心的失落与思考。

“没事,这才刚开始。”吴普同放下筷子,试图打破沉闷,“我们回去再好好准备,网上也许还有机会。”

“嗯。”马雪艳点点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但那笑容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勉强。

归程的火车上,两人都异常沉默。与来时那种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情绪不同,此刻充斥在心间的,是现实的沉重与前途的迷茫。马雪艳靠在车窗上,闭着眼睛,不知是否睡着。吴普同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逐渐被暮色笼罩的华北平原,心中五味杂陈。这次北京之行,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对求职之路过于乐观的想象。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学历的门槛以及在大城市立足的艰难。

然而,在这失落与疲惫的深处,一股不甘与韧性也在悄然滋生。他摸了摸背包里那把亲手制作的小锤子——那是他能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证明。求职之路或许布满荆棘,但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他就没有理由轻易后退。火车铿锵前行,载着两个疲惫的、初次尝到现实滋味的年轻人,也载着他们尚未熄灭的、微弱的希望之火,驶向依旧需要奋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