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姐姐。\"小梅端着碗,开心地跑到一边去了。
李秀云看着这一幕,轻声对马雪艳说:\"这孩子,自从生病后,就特别黏人。药一直没断,时好时坏的。\"
马雪艳体贴地说:\"阿姨您辛苦了。小梅挺可爱的,就是需要人多关心。\"
第二天,吴普同带着马雪艳在村里转转。整齐的排子房,都是青砖房,红院墙。不少人家门口还停着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偶尔还能看到小轿车。
\"你们这边村里真好。\"马雪艳感慨道,\"我们村里大部分还都是土坯房呢,也没个统一规划!\"
\"是啊,我们这边政策好点,村里统一规划,大家都盖了新房子。\"吴普同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新房,\"那是我们家新盖的,等晾干了就能搬过去了。\"
他带着马雪艳走进新房参观。宽敞的房间里,水泥地面平整光滑,铝合金窗户透亮。马雪艳仔细看着房间布局,说:\"这房子真不错,采光好,布局也合理。到时候这里可以做个书桌,那里放个书架...\"
吴普同听着她认真的规划,心里暖暖的。
下午,吴普同又带马雪艳去村外的田地里散步。金黄的玉米地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远处有收割机正在作业。
\"现在收割都机械化了啊。\"马雪艳望着远处的收割机说。
\"嗯,比以前轻松多了。记得小时候,都是人工收割,一家人要忙活好几天。\"吴普同回忆道。
马雪艳试着掰下一个玉米棒,却显得有些笨拙。\"我好像都忘了怎么干农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很正常,咱们都在外面上学这么多年了。\"吴普同体贴地说。
回家的路上,他们遇到几个村里的老人坐在路边的石凳上聊天。见到吴普同带着个陌生姑娘,老人们都好奇地打量。
\"普同,带对象回来啦?\"一位大爷笑着问。
\"是啊,李大爷。\"吴普同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姑娘真俊!\"另一位大娘夸赞道。
马雪艳红着脸,礼貌地向老人们问好。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吴小梅安静地坐在马雪艳旁边,时不时偷偷看她一眼。马雪艳察觉到了,从包里又拿出一块巧克力递给她。小梅接过巧克力,小声说:\"姐姐,你真好。\"
\"小梅也很乖啊。\"马雪艳温柔地说。
李秀云看着这一幕,对吴建军低声说:\"艳子这闺女真不错,懂事,对小梅也好。\"
吴建军点点头,难得地多说了几句:\"是个好孩子,实在。\"
假期转眼就要结束。临行前的早上,李秀云早早起来,煮了鸡蛋,蒸了包子,非要他们带上。
\"路上吃,别饿着。\"李秀云把装得满满的布袋子塞给马雪艳,\"有空常来啊,把这当自己家。\"
马雪艳感动地点点头:\"谢谢阿姨,我会常来的。您和叔叔多保重身体。\"
吴小梅也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看着马雪艳:\"姐姐,你还会来看我吗?\"
\"当然会啊。\"马雪艳摸摸她的头,\"下次来,姐姐还给你带好吃的。\"
回程的班车上,马雪艳靠着吴普同的肩膀,轻声说:\"你家人真好。阿姨那么热情,叔叔虽然话不多,但很慈祥。小梅...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嗯。\"吴普同握紧她的手,\"我爸妈都很喜欢你。\"
\"我也喜欢他们。\"马雪艳真诚地说。
窗外,秋日的阳光洒在整齐的村庄和丰收的田野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这次西里村之行,不仅让马雪艳走进了吴普同的生活,更让两颗年轻的心因为这份被家人认可和祝福的感情而靠得更近。吴普同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身边这个女孩的理解和支持,有家人温暖的守候,他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所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