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楼真高!这操场真大!还有这么多树和花坛……比咱们镇上中学气派多了!”王小军不住地赞叹着,眼神里流露出羡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吴普同领着他看了1号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还有那些漂亮的小花园和池塘。他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介绍着,但内心却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在涌动。眼前的发小,曾经一起光屁股玩泥巴、一起上树下河、一起在镇中学读书,如今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你们上课就在这样的楼里?真带劲!”王小军摸着教学楼光滑的墙壁感慨道,“不像我们,整天就在车间里,听着机器轰隆隆响,满手都是油污。”
“还行吧,就是课挺难的,老师讲得快。”吴普同老实回答。
“那肯定啊,你们学的是高级知识嘛。像我们,也就学学怎么操作机器,怎么拧螺丝。”王小军语气爽朗,却也能听出一丝自嘲。
中午,王小军执意要请客,拉着吴普同到了学校后门的小吃街,找了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小饭馆。点了几个炒菜,两瓶汽水。
几口菜下肚,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他们自然而然地聊起了童年趣事:一起去村东头偷西瓜,结果被撵得满田野跑;夏天在打麦场玩捉迷藏,藏在草垛里睡着差点被埋进去;冬天在结冰的河沟上溜冰,摔得屁股生疼……那些遥远而鲜活的记忆仿佛一下子被拉近,两人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笑着笑着,话题渐渐转向了那些老同学的现状。
“栓柱和铁蛋,初中毕业就都没再上了,现在一个在县里建筑队,一个跟人去南方打工了,听说挺辛苦的。”
“二胖卫校毕业了,在镇卫生院上班,离家近,还他不错!不过男的当护士也挺稀奇的!”
“孙志强师范毕业了,在县里另一个镇中学当老师……”
王小军如数家珍地说着他知道的消息,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听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和他们的去向,吴普同深深地感受到,中考、高考那一道道无形的分数线,就像一条巨大的分水岭,早已悄无声息地将他们这些儿时的玩伴,引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河流。有的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有的则早早踏入了社会的洪流,为生计奔波。
“还是你好啊,普同,”王小军喝了一口汽水,语气真诚,“能上大学,将来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不像我们,卖力气吃饭。”
吴普同连忙摇头:“哪有那么简单,大学里功课也很难,将来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你们这样也挺好,早点挣钱,自食其力。”
“嗨,啥自食其力,就是混口饭吃呗。”王小军摆摆手,“不过也挺好,厂里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攒下点钱。就是……有时候觉得挺没劲的,天天就那点活儿。”
两人聊着彼此的生活,巨大的差异感弥漫在餐桌之上。吴普同感受到王小军对校园生活的羡慕,也听出了他对自己现状的一丝无奈和麻木;而王小军则觉得吴普同的未来充满光明和希望,是他无法触及的另一种人生。但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发小情谊,却又奇妙地超越了这种差异,让这场对话充满了理解和感慨。
吃完饭,王小军还要赶回厂里。吴普同送他到公交车站。
“行了,别送了,回去吧。”王小军拍拍吴普同的肩膀,“好好学!给咱们西里村长长脸!以后混出息了,别忘了哥们儿!”
“嗯,你也是,在厂里注意安全。”吴普同点点头。
公交车缓缓驶来,王小军跳上车,隔着窗户向吴普同用力挥手告别。
看着公交车远去,汇入车流,吴普同独自站在站台上,心里五味杂陈。与王小军的重逢,像一面镜子,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此刻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机会。那种无形的压力似乎更具体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仿佛承载着一些来自过去的期望。他转身慢慢走回校园,看着身边走过的那些抱着书本、谈笑风生的同学,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大学”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可能性。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向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周末的闲暇时光,他觉得自己更需要投入到那些尚未完全弄懂的高数题和英语单词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