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496章 酥香引故客,旧案新踪现迷局

第496章 酥香引故客,旧案新踪现迷局(1 / 2)

一、晨露未曦酥香起,旧识登门意难明

卯时的露水还凝在\"晚星酪铺\"的窗棂上,林晚星已经把河套面粉过了三遍筛。案上的青釉盆里,猪油正随着室温慢慢软化,她按沈思酪昨夜送来的\"酥皮古方\"配比:三百克面粉混八十克猪油,加温水揉成水油皮;两百克面粉与一百克猪油搓成油酥——指尖掐开油酥时,需能拉出半透明的油丝,这是起酥的关键。

\"烤箱预热到一百八十度。\"苏砚将发酵好的麦香酪馅倒进瓷碗,酪体上还浮着层细密的奶皮,\"按日记里的说法,柳氏当年做'麦香酥',得在馅里加勺'蜜渍槐米'。\"他刚从瓮里取出去年封藏的槐米蜜,店门的铜环突然\"叩叩\"作响,晨光里站着个穿藏青色西装的男人,手里提着只朱漆食盒,盒角的金纹在朝阳下闪着冷光。

男人约莫五十岁,鬓角泛着霜白,却梳得比柳守义更齐整。他把食盒放在案上时,林晚星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有道浅浅的戒痕,与食盒锁扣上的磨损痕迹恰好吻合。\"我是'悦宾楼'的主厨周明远。\"男人的声音像浸了蜜的酥皮,温润里带着韧劲,\"听闻林老板复原了柳氏酪方,特来讨块'麦香酥'当早茶。\"

苏砚刚把第一盘酥饼送进烤箱,周明远突然按住他的手腕:\"烤箱温度高了。\"他从西装内袋掏出支银质温度计,探针插进酥皮边缘,\"柳氏的方子要'文火慢烤',一百六十度,烤足八分钟,这样酥层才会带着麦香的焦气。\"林晚星看着温度计上的刻度,突然想起沈念瑾批注里的话:\"真懂酪者,知火候如知人心。\"

第一盘麦香酥出炉时,周明远用银叉挑开酥皮,九层薄如蝉翼的酥层里,麦酪馅正冒着热气。\"少了点'野趣'。\"他从食盒里取出个紫砂罐,倒出些橙红色的碎粒,\"这是'蜜渍酸枣仁',当年我师父说,柳氏做酥饼,总在馅里掺些山货,说是'城里的酪,得沾点山里的土气'。\"

二、酥层藏字惊旧梦,故纸堆里现疑云

林晚星往新揉的酪馅里加了勺酸枣仁,烤箱里的酥饼渐渐鼓起,酥层间渗出琥珀色的蜜油。周明远突然指着案上的老陶瓮:\"这瓮的釉色不对。\"他用指尖敲了敲瓮壁,声音发闷,\"真正的柳氏旧瓮,敲起来该是'清越如磬'的。\"苏砚猛地想起上次文物局的检测报告——报告里写着\"瓮体曾被补釉,补釉层含现代树脂成分\"。

这时,沈思酪抱着摞旧报纸冲进店门,报纸边缘的铅字都已泛黄:\"1983年的《京城饮食志》里写着,柳氏的陶瓮1956年就捐给博物馆了!\"她翻到报纸第三版,黑白照片里的陶瓮正摆在博物馆展柜里,瓮口插着的不是艾草,而是束干枯的荆条花。

周明远的脸色瞬间煞白,他抓起案上的麦香酥就往门外跑,却被苏砚伸脚勾住了裤脚。食盒\"哐当\"落地,里面的瓷盘碎成三瓣,盘底刻着个极小的\"谱\"字——与之前造假案里的假碗底纹一模一样。\"你不是周明远。\"林晚星捡起块瓷片,\"真正的悦宾楼主厨,去年就移民加拿大了。\"

男人突然扯开西装,露出里面的黑色紧身衣,后腰别着把青铜刻刀:\"我是'谱爷'的徒弟!那陶瓮是我们仿的,真正的旧瓮里藏着'柳氏藏宝图'!\"他刚要去抢老陶瓮,苏砚已经按下了墙上的警报器,全息投影仪自动亮起,投射出段监控影像——男人昨夜在酪铺后巷用刻刀仿造瓮底纹路,身边堆着十几块待烧的陶坯。

三、真瓮现踪藏古味,新酪出炉解迷局

\"你们找错瓮了。\"林晚星突然往陶瓮里倒满清水,瓮底的补釉层渐渐剥离,露出层暗褐色的陶胎,\"这是假瓮,但真瓮的线索,藏在柳氏的小吃里。\"她从案下取出个竹编提篮,里面装着六样点心:蜜渍槐米、焦麦芽、酸枣仁、荆条蜜、麦麸碎,还有块裹着油纸的\"麦香糕\"。

\"柳氏的日记里写着,'六物藏真踪'。\"沈思酪翻开日记第七页,泛黄的纸页上画着幅简笔画:六样食材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柄指着西市街口的老槐树。苏砚突然想起什么,抓起块麦香糕就往树下跑,糕体里的枣仁碎掉落在青石板上,正好嵌进树根部的裂缝里——裂缝里塞着个布包,包着只巴掌大的小陶瓮,瓮口用蜡封着。

小陶瓮里没有藏宝图,只有张叠成方形的桑皮纸,纸上用朱砂写着\"柳氏八珍酪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