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初槐巷热,新食引宫商
小满刚过,槐巷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晚星小食铺”的竹帘挂了两层,里头飘出的凉气混着紫苏香,引得巷口的行人都往里头瞅。林晚星正蹲在案前搅着什么,案上摆着个粗瓷盆,里头是2025年新出的“杨梅冰沙粉”——是苏砚托人从江南运来的,粉里混着冻干杨梅碎,倒上冰水搅开,就成了粉嘟嘟的冰沙,透着股子酸凉。
“阿星姐,这冰沙真能冻出杨梅味?”阿圆举着把蒲扇扇风,围裙上沾着点“紫苏燕麦脆”的碎渣——今早做点心时蹭的。林晚星笑着点头,往冰沙里撒了把紫苏花碎:“等会儿做‘杨梅紫苏冰沙’,再浇上柳姨腌的蜂蜜梅子酱,保准比巷口卖的酸梅汤解暑。”
苏晚正和李嬷嬷在灶边剥莲子,李嬷嬷进宫这些年,剥莲子的手法依旧利落,指尖捏着莲子尖一拧,绿皮就掉了。“宫里的娘娘传话,说上次的‘青柠紫苏气泡冻’吃着爽口,让再送些去,还说要尝尝新做的冰沙。”李嬷嬷把剥好的莲子放进碗里,“对了,娘娘身边的张公公也要来,说是要跟咱们订些‘紫苏巴旦木酥’,给小皇子当零嘴。”
苏砚坐在檐下翻着本旧食谱,是李嬷嬷带来的苏府旧物,里头夹着片干枯的紫苏叶。“这食谱里有个‘紫苏莲子羹’的做法,说是用江南的湘莲炖的。”他指着食谱给林晚星看,“咱们后院的莲子刚熟,正好试试。”
周明这时从外头进来,手里拎着个竹篮,篮里是些紫莹莹的果子,圆滚滚的像玛瑙。“城郊刘叔给的‘夏黑葡萄’,刚摘的,说让咱们做‘葡萄紫苏冻’。”他把篮子放在案上,又抹了把汗,“对了,南北食集的管事派人来,说咱们的摊子旁又空出个位置,问要不要扩摊。”
林晚星捏起颗葡萄,剥开皮,甜汁顺着指尖往下淌:“扩!正好把冰沙、冻品都摆出来,夏天就靠这些新食撑场面了。”
二、张公公有诈,旧恨藏新局
张公公来得比李嬷嬷排场,坐辆明黄色的小马车,带着两个小太监,直接停在了食铺门口。他穿着石青色的公公服,脸圆圆的,看着和气,可眼神扫过食铺的案台时,却在装紫苏籽的陶罐上停了片刻。
“林姑娘这铺子虽小,倒是干净。”张公公笑眯眯地坐下,接过阿圆递来的“杨梅紫苏冰沙”,勺了一口就眯起眼,“这冰沙做得巧,比御膳房的杏仁酪还爽口。”他顿了顿,又问,“听说你们这紫苏是自己种的?我老家也种紫苏,就是没你们的香。”
“后院种了半亩,不够了就去城郊收。”林晚星笑着答,苏砚在一旁补充:“江南的紫苏下个月就能到,到时候给公公留些新鲜的。”张公公点点头,又要了块“紫苏巴旦木酥”,咬了一口却没咽,含含糊糊地说:“这酥饼的味道,倒像我小时候吃的……对了,你们认识一个叫钱富贵的掌柜吗?”
林晚星心头一动——钱富贵就是当年刁难他们的钱掌柜,后来被“断粮帮”牵连下了大狱。“倒是认识,只是他前些年犯了事,听说在大狱里。”林晚星不动声色地答,李嬷嬷在一旁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小心。
张公公笑了笑,把酥饼咽下去:“我也只是问问,他是我远房表哥,当年总说要给我带些京城的小吃。”说罢,他让小太监取了定金,又嘱咐了句“明日我亲自来取点心”,就坐着马车走了。
等马车走远了,李嬷嬷才沉下脸:“这张公公不对劲。”她指着案台上张公公用过的茶杯,“他喝茶时,指尖在杯沿敲的节奏,是‘断粮帮’的暗号!”
三、剧情大反转,公公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