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汛疑踪
清明时节的溧水被春雨浸透,学堂的南瓜藤刚抽出新绿,就沿着墙角爬出古怪的纹路。林晚星蹲在菜畦边扶正幼苗,发现泥土里埋着串青铜铃铛,铃铛上的桂花纹被水浸得发亮,摇响时发出的声调,竟与皇家秘道机关的开启声完全相同。
“这是前朝的‘唤龙铃’。”婉儿正在晾晒药草,见铃铛突然面色发白,“太医院的古籍里记载过,这种铃铛能控制水利机关。”她指着院墙外暴涨的河水,“今年春汛来得格外早,码头的水位比往年高了三尺,护粮谱上说‘水漫南瓜洲,秘库现真容’。”
秦风拄着拐杖在粮仓检查防水措施,指尖划过墙壁的霉斑时忽然停顿——霉痕组成的图案,恰似李明玉绘制的秘道图水系部分。“昨晚巡夜时,见桂子坞方向有灯笼闪了三下。”他敲了敲墙壁空心处,“这后面是空的,声音和老槐树的树洞回声一样。”话音未落,就听见雨瓜在院子里惊呼,说发现河里漂着刻着“李”字的木牌。
赵灵儿在整理先皇手谕时,发现张被虫蛀的残页,上面用朱砂写着“南瓜洲下有龙宫”。她抬头看向窗外,见真苏桂娘正对着河水焚香,焚尽的纸灰落在水面,竟聚成朵桂花形状——这正是前朝祭祀水神的仪式,李明玉日记里曾画过相同的场景。远处传来船工的号子,隐约带着青铜铃铛的声响。
二、水下秘库
船工们打捞起个密封的陶罐,打开后里面装着卷牛皮地图,标注着南瓜洲水下的暗渠走向。“这墨水里掺了墨鱼汁,遇水才显形。”靖王爷指着地图中心的南瓜标记,“传说前朝在这里建了座水下粮仓,用青铜机关控制水位。”他忽然注意到地图边缘的签名,字迹与李老夫人血书的笔锋如出一辙。
李明玉正在药庐研磨南瓜籽粉,见众人拿着地图进来,指尖的药粉簌簌掉落:“这是……母亲说过的‘救命粮’。”她翻开太医院新修的药书,其中一页被虫蛀的缺口,正好能拼上地图的破损处,“当年前朝覆灭前,把最后一批军粮藏在了水下,钥匙就是那串唤龙铃。”窗外的河水突然剧烈翻涌,水面浮现出青铜格栅的轮廓。
雨瓜抱着铃铛跑到码头,试着按护粮谱记载的节奏摇晃,水面竟缓缓升起座石门,门楣上雕着南瓜缠龙纹,与先皇手谕里的“龙藤护仓”描述完全一致。“里面有光!”他指着门缝透出的微光,见成群的游鱼从门内游出,鱼鳞上沾着细碎的谷物——正是江南特有的糯米颗粒。
林晚星踏入暗渠时,发现墙壁上刻满治水口诀,其中“南瓜藤绕桩,水患自消亡”的句子,与她幼时奶妈唱的童谣一模一样。深处传来水流撞击青铜的声响,转过弯道竟看见座巨大的粮仓,梁柱上缠绕的铜铸南瓜藤,关节处还能灵活转动,正是控制水位的机关枢纽。
三、身份反转
粮仓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镶金南瓜盒,打开后里面没有军粮,而是件龙纹襁褓和半块玉佩。林晚星将玉佩与自己的半月佩拼合,竟组成完整的“受命于天”四字,背面刻着的生辰八字,比她的实际生辰早了整整一年。“这不是我的玉佩。”她指尖颤抖地抚摸襁褓,上面绣着的双鱼图案,鱼眼处镶嵌的珍珠正泛着水光。
真苏桂娘突然跪倒在地:“公主恕罪!当年皇后诞下的双胞胎,其实是龙凤胎!”她从怀中掏出另一半玉佩,与石台上的拼在一起,显出“龙凤呈祥”的浮雕,“您是皇女,而皇子被换成了女婴,就养在桂子坞的渔民家。”她指向婉儿,“婉儿不仅是您的妹妹,还是当今皇上失散的胞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