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81章 她不回来,是因为已经不用回来了

第381章 她不回来,是因为已经不用回来了(2 / 2)

他转身,见个穿青布衫的少年蹲在雨里,膝盖上摊着本破书,正用树枝在泥地上划:昔者圣人设诽谤之木...

《民声志》卷首语?赵砚舟摸出帕子要擦石碑,又停住了——泥地上的字歪歪扭扭,倒比他刻的更像活的。

少年抬头,脸上沾着泥点:先生有伞么?

我娘说要把这篇背熟,明儿去府衙念。

赵砚舟解下腰间油纸伞递过去。

伞骨撑开时,他看见伞面内侧有行小字——雨落字不灭,是苏锦黎的笔迹。

那年他被赶出勘误局,正是这把伞遮着他编完了《诏令辑要》。

别弄湿了字。他说。

少年用力点头,雨珠顺着伞沿落进他衣领,他却浑然不觉,只顾低头在泥地上重写:民之所言,虽糙而真...

萧澈是被药味熏醒的。

他望着帐顶金线绣的云纹,一时分不清自己在哪。

直到看见案头堆成山的奏折,批红的墨迹还未干——暗卫又越权了。

拿笔。他哑着嗓子。

暗卫要扶,被他推开。

笔尖触到纸时,手背上的血管突突跳,像要挣破皮肤。

准《民声志》十年备案制,自主刊行。他写得很慢,每个字都像在跟死神抢时间。

最后添了句:若问出处,就说王妃临行所嘱。

墨迹未干,他便合上笔。

窗外不知谁在敲梆子报时,声音闷闷的,倒像当年苏锦黎在冷院敲的破铜盆。

那时她说:等我出去,要让全天下的声音都有地方响。

现在她走了,可声音还在响。

岭南的山涧水很急,苏锦黎蹲在岸边,看玉哨被冲得越来越远。

那是她重生后第一件信物,刻着二字的老玉哨。

当年她用它引开恶犬逃出冷院,用它联络暗卫,用它在皇陵外吹起《救苦调》。

阿姊看!

几个光脚的孩童跑过来,举着竹筒:我们用这个接雨,能吹《太平引》!

村塾先生跟在后面笑:三年前有个女先生路过,教我们用竹筒、木片、甚至落叶发声。

她说,只要声音不断,就没人能让你们闭嘴。

苏锦黎摸出块糖塞给最小的孩子。

糖纸窸窣响,像极了当年在正音局翻谱子的声音。

山风卷着涧水的声音扑过来,她忽然听见玉哨撞在石头上的清响——,,,竟是《太平引》的尾调。

她站起身,山岚漫过脚踝。

远处传来敲梆子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像在数着归期。

次日清晨,村头老槐树下多了个布包。

打开看时,是半本旧谱——《太平引》全本,边角还沾着岭南的泥。

包布内侧用朱砂写着一行小字:风继续吹,不必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