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262章 我不当钥匙,我要造一把新锁

第262章 我不当钥匙,我要造一把新锁(2 / 2)

与此同时,三百名经培训的平民子弟在九座城门钟楼同步鸣钟,声波共振,形成一道无形屏障,覆盖整座帝京。

地宫之中,正在结阵的术士们猛然抬头。

心口剧震,血液逆流。

咒语念到一半戛然而止,符纸无火自燃,阵眼晶体寸寸崩裂。

有人抱头痛呼,有人跪地呕血,更有甚者当场昏厥。

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觉体内灵脉仿佛被某种更高频率的声音撕裂。

赵九龄率暗卫趁机突入,兵不血刃,擒获全部参与者,其中包括孙德海两名心腹术士。

一名老者临晕前挣扎嘶吼:“碑不要名字!它要的是痛……是不甘……它是饿的……”

话音未落,便已倒地。

众人愕然。

唯有苏锦黎闭目立于钟楼之上,听着余音缭绕,轻声道:“它要的从来不是祭品,是见证。”

就在这第一百零八声钟鸣落定的瞬间,远处慈云观偏院内,柳婉娘忽然浑身一颤,双膝软倒。

韩霁冲上前扶住她时,发现她额头滚烫,呼吸紊乱。

片刻后,她悠悠睁眼。

视线模糊,光影重叠,但她第一次,看见了阳光的模样。

柳婉娘睁开眼的那一刻,世界是模糊的,像是隔着一层水雾。

可她分明看见了——天光从窗棂间斜斜地洒进来,落在韩霁的肩头,映出他鬓角细碎的银丝。

她怔了许久,指尖微微颤抖,缓缓抬手,抚上他的脸。

粗糙的指节划过眉骨、鼻梁、唇边,她忽然笑了,声音轻得像梦呓:“原来你长这样。”

韩霁一愣,眼底泛起湿意。

这些年来,他日日为她读诗、讲市井趣闻、说朝堂风云,从未想过她真能看见这一天。

可她没有多问,也没有惊呼,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像要把这些年听来的声音,一一对应成眼前的模样。

她握紧了他的手,低声道:“谢谢你一直跟我说话。”

那一夜,她未眠。

烛火摇曳中,她执笔写下第一行字:“昔以耳代目,今以心照世。”她不再依赖旁人转述,不再只是倾听者。

她开始整理多年记忆中的律法疏误、民间冤案、官府推诿之辞,逐条批注,以盲者之感、碑灵之忆,写就《庶民约注疏》。

她说:“契约非止于文字,更在于彼此听见。”

书成之日,裴文昭亲自登门求阅。

这位一向冷峻的大理寺评事,读至中途竟站起身,在屋中来回踱步,额上青筋微跳。

待读完最后一页,他久久不语,只低声念了一遍那句“听见”,随即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国子监,并上奏请设“律学科举”,将此书列为必修典籍。

消息传开,京中寒门学子奔走相告。

有人在茶肆抄录全文,贴于墙头;有穷书生跪在慈云观外磕头谢恩,哭喊着“我们也能写进考场的书了!”

而这一切,苏锦黎尚未得知。

夏至夜,她与萧澈并肩走入皇陵地宫。

石阶幽深,烛影摇红,空气里仍残留着白日术士结阵失败后的焦味。

石碑静立如旧,表面光滑如镜,唯有底部裂痕蔓延开来,露出两颗并列的晶珠——一黑如夜,一透似冰。

她取下腕上素银环,轻轻托出那片漆黑晶核。

当晶片触碰碑面的瞬间,整座地宫微微震颤。

并非轰鸣,而是一种低沉的共鸣,仿佛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紧接着,碑面涟漪般荡开波纹,一行字缓缓浮现:

“不准再有人替你决定生死。”

不是古篆,不是天书,而是她昨日亲笔所写的《自主约》第一条。

字迹流畅有力,带着墨痕未干的温度,竟似有了呼吸,在石面上微微起伏。

萧澈凝视良久,侧头看她:“接下来呢?”

她望着那行字,嘴角扬起,眼中映着幽光:“接下来,我们教天下人自己写规矩。”

远处,一道微光自通风口斜射而入,穿过尘埃,落在药王庙新栽的幼株叶片上。

叶脉舒展,清晰如刻,宛如碑文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