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221章 火还没灭,账先烧了

第221章 火还没灭,账先烧了(2 / 2)

这位掌印太监垂首而入,动作依旧恭敬,但腰背比往日挺得更直了些。

他看得出,今日这一召,不是寻常问话。

“坐。”萧澈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道。

魏箴迟疑片刻,终究还是在下首落座,双手交叠置于膝上,神情复杂。

“你当年为何保下我母族旧档?”萧澈直视着他,不再掩饰目光中的锋利,“那份影契残页本该焚毁于宫变之夜,是你亲自将其藏入内廷密档夹层——为何?”

魏箴低垂着眼,指尖微微颤了颤。

良久,他才缓缓抬头,像是终于卸下某种重负。

“先皇后……临终前交我一只匣子。”他的声音沙哑,仿佛从深井里捞出来的一般,“她说:‘若有一日天下再乱,便交给能算清这笔账的人。’”

他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只檀木小盒,漆色斑驳,边角磨损严重,显然经年携带。

萧澈接过,指尖抚过盒盖上的暗纹——是凤衔莲纹,安国公府苏氏与皇室联姻时特赐的徽记。

他轻轻打开。

里面是一份泛黄的手谕,纸张已脆,墨迹却清晰如昨。

他展开,一眼便认出那熟悉的笔迹——是他母亲,先皇后苏婉容亲书:

“影阁之患,根在养痈,非斩不断。”

七个字,如刀刻石。

萧澈呼吸一顿,指尖微微收紧,生怕碰碎这薄如蝉翼的真相。

他盯着那行字,久久不动,仿佛要透过墨痕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病卧椒房,烛火摇曳,写下这最后一道遗命,然后悄然离世。

原来她早就知道。

知道影阁的存在,知道它如何渗透朝堂、操控人事;知道皇帝默许太子敛财,只为维持龙体不坠;甚至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被贬为“病弱”,实则是因母族牵连,早成帝王心病。

而她留下的,不是复仇,而是清算的钥匙。

“你一直等的是我?”萧澈低声问。

魏箴点头:“老奴守了二十年。看着您装病避祸,看着东宫步步紧逼,也看着那些不该死的人一个个倒下。直到您开始查户部虚账,我才敢信——您真的要算这笔账。”

萧澈闭了闭眼,将手谕小心收回盒中,放在案上。

“从今往后,不必再藏。”他睁开眼,目光如刃,“我要动太医院,要撬开内务省,要让所有人明白,这江山不是靠谎言撑着的。”

魏箴深深叩首,额触地面,声音哽咽:“老奴……愿效死力。”

与此同时,安国公府偏院一间密室内,裴昭正低头整理一封封匿名请帖。

每一张都用粗麻纸裁成,墨迹朴素,落款只有一个“苏”字。

苏锦黎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枯枝横斜,语气平静:“以祭父之名,请所有亡官遗族来见一面。不必多说,只道有先人冤案或将翻转。”

裴昭抬眼:“他们未必肯信。”

“他们会来的。”她转身,目光沉静,“人在绝境中最怕希望,但也最贪恋光。只要让他们觉得,有人敢动那根不能碰的线,他们就会拼死扑上来。”

果然,三日后,七城门外陆续有马车低调驶入,乘客皆戴斗笠,行踪隐秘。

这些人或为罢官流放之后,或为抄家幸存之孤,无一不是曾被政争碾碎的棋子。

闭门会上,苏锦黎并未现身,只由裴昭代述,出示《香火流转簿》副本,并当众宣读其中一段记录:“腊月廿三,慈济坊拨银三千两,转太医院药资专户,用途:温阳固本散。”

满座哗然。

“这是假的!”一名老者怒拍桌案,“陛下用药岂容外臣染指?”

另一人冷笑:“可若真是假的,东宫为何连夜派人去查户部旧档?”

争论四起之际,裴昭压声说道:“王妃有言——我们以为斗的是太子,其实是在撬整个皇权的底座。陛下依赖药物维系朝局,太子借此掌控财政暗渠,而太医院、内务省、东宫膳房,皆为其共谋。这不是贪腐,是制度性供养。”

众人沉默,冷汗涔涔。

最后,苏锦黎拟定之策由裴昭传出:不公开证据,反而放风出去——七王府已掌握“皇帝被太子操控的确证”,足以废储弑君。

消息如毒雾,一夜之间渗入宫墙内外。

当夜,东宫果然行动。

两名密探乔装成太医署杂役,潜入档案库欲焚毁相关卷宗。

然而刚翻进后窗,便被赵九龄带人截住,当场擒获一人,另一人跳墙逃脱。

赵九龄没有上报刑部,也没有押送大理寺,反而亲自审问,而后冷冷丢下一句口信:“账本不在王府,藏在冷宫旧库第三排架子后面。你们主子若真想烧干净,不妨亲自走一趟。”

次日清晨,线报传来:东宫两名心腹随从深夜入宫,持东宫令符,直奔冷宫方向,约半个时辰后匆匆离开,神色慌乱。

此时,苏锦黎正立于王府西檐之下,遥望那片荒芜宫墙。

风卷枯叶掠地而过,扬起尘灰一片。

她静静望着冷宫的方向,唇角微动,低语道:

“他们不怕真相曝光,怕的是……陛下醒来。”

而她,必须赶在风暴吞没一切之前,走进那座尘封已久的冷宫。

只是此刻,她还未迈步。

檐下风止,枯枝轻晃,似有无形之手,正缓缓掀开龙袍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