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2)

许诸字仲康,三国时期着名猛将。八尺雄躯配上十围虎腰,虽容貌粗犷却忠勇双全,因作战勇猛获\"虎痴\"美誉。年轻时曾组织乡勇抗贼,后追随曹操担任贴身护卫。

官渡之战时独力斩杀数名刺客;渭南遇伏之际,虽身负重伤仍护卫曹操突围。当曹操看见他浑身浴血仍死战不退时,曾感动不已。许诸最令人称道的便是这份赤胆忠心——曹操去世时,他竟痛哭呕血。历仕曹氏三代后,终因旧伤复发而逝。

民间还流传着他少年时的轶事:为诱杀贼寇,他假意献牛谈判,待牛走出数十步后突然拽住牛尾倒拖百余步,任凭公牛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之后,贼寇心生畏惧,表示再也不敢前来侵扰。

在刘苍看来,论武力或许各有千秋,但若单论力量,除自己之外,恐怕只有许诸能与之匹敌。

方才那次交锋,若非许诸这般人物,换作旁人,恐怕早已兵器脱手,甚至自身都会遭受重创——毕竟,他那一身力量绝非轻易可挡。

刘苍大笑两声,爽朗道:“许诸,不错不错,我名刘苍。”

望着许诸憨厚的神情,刘苍越看越是欣赏。

听到“刘苍”二字,许诸先是一怔,隐约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紧接着,他猛然一震,脱口道:“你是刘苍?汉王刘苍?”

刘苍含笑点头:“我想,这世间还没人胆敢冒充我吧?”

许诸神色骤变。汉王刘苍,武艺超凡,所向披靡,世人皆尊其为“战神”。

他曾一人一骑,生生轰开城门,此事早已传遍大汉,甚至传闻远播异域。若在平时,许诸定要挑战一番,但如今形势所迫,只得暂且撤退。

不过,他相信二人日后必有再战之机。

就在刘苍欲再开口之际,许诸突然身形一动,两杆铁戟如狂风骤起,猛然挥出!

**——**

**464.成功撤离**

两杆铁戟势若千钧,如山岳倾轧,直逼刘苍!

戟风呼啸,卷起狂暴气流,呜呜之声震耳欲聋。许诸拼尽全力,面色赤红,筋肉虬结,头顶热气蒸腾,心脏剧烈跳动,血液如潮奔涌全身。

刘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未料到许诸竟还能爆发出如此力量!显然,对方已舍弃招式,纯粹以力相搏。

铁戟未至,那沉重劲风已刮得刘苍面颊生疼。他心中不由得赞叹:好强的力量!当世之中,除自己外,怕是无人能及。刚猛、霸道,令人叹服。

这一击,反倒激起了刘苍的战意。

他长啸一声,声如龙吟,手中霸王枪乌光迸发,枪锋破空,隐隐震颤!

狂暴之力自刘苍体内奔涌而出,尽数贯入长枪。枪尖疾闪,悍然迎向那砸落的双戟!

“锵——!”

“嗡——!”

两柄兵刃凌空相击,枪尖与戟锋迸出刺目火花。

刹那间爆发的巨力在空气中激荡出肉眼可见的波纹。金属震颤声中,许诸只觉排山倒海般的力量顺着铁戟贯入体内,震得他连连后退,每一步都在地上踏出寸许深坑。胸腔内翻江倒海,喉头突然涌上腥甜,张口便喷出一蓬血雾。

刘苍掌中霸王枪剧震不止,沛然巨力自枪杆涌向臂膀。座下火麒麟嘶鸣着连退数步,四蹄在地面划出凌乱痕迹。他深吸口气压下胸中郁结,长啸道:\"痛快!许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许诸抹去嘴边血迹,双目赤红:\"汉王休想让我归降!\"话音未落已夺过一匹战马,双戟开道突围而去。亲卫正欲追击,却被刘苍抬手制止。

环顾四周,敌营初时的混乱已逐渐平息。刘苍反手取弓搭箭,一支响箭带着尖啸划破夜空。\"撤!\"他勒转马头,率领铁骑如潮水般退去。

正在厮杀的高览闻声变色,急令部众集结。此刻曹营与西凉联军虽遭突袭,但凭借兵力优势已然重整阵型。冲天的火光中,十余万大军正逐渐恢复秩序。

血色残阳下,曹营溃兵如潮水般退却。曹操与马超纵有万丈怒火,此刻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支玄甲军团从容离去。

待敌骑远去,营中动荡犹持续两个时辰方歇。晨曦微露时,马超望着遍地焦土与横陈的伤兵,手中长枪几乎要捏出裂痕。

\"好个刘苍逆贼!\"马超怒极反笑,铁枪猛地插入地面,\"曹公,即刻发兵!某定要这厮血债血偿!\"

曹操凝视着仍在冒烟的粮草大营,眼底寒芒闪烁。他原欲待援军齐集再战,而今夜这场奇袭,却似一记响亮的耳光掴在脸上。

\"整军,备战。\"四字如铁,曹操作出了决断。

三十里外,刘苍军帐中却是另一番景象。高览擦拭着染血的长刀,意犹未尽道:\"主公,何不再杀个回马枪?\"

刘苍望向曹营方向升起的黑烟,摇头道:\"曹孟德非庸才,这等伎俩可一不可再。\"他忽然转身按住剑柄,\"不过...真正的恶战,就要来了。\"

昨夜万骑分袭五处,折损近两千精锐。但刘苍知道,比起对方付出的代价,这点损伤简直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