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2 / 2)

陇右城乃西凉咽喉要地。两载前,曹操遣曹仁率七万精兵出雍州,连破秦凉二州。西凉牧马腾亲率大军迎战,然曹军兵锋锐利,连战皆北,终退守陇右坚城。

此城本就有\"铁壁\"之称,马腾又增筑城防,囤积粮械,竟使曹仁屡攻不克,折损兵马后暂退华县屯驻。此后年余,两军时有交锋,却难分高下。

曹仁麾下虽猛将如云,然马腾帐前亦有马超、马岱这等骁将。因战事迁延,曹操渐调回主力,仅留于禁、夏侯渊统两万兵戍守华县。

这于禁在史册中素有\"铁壁\"之名,每逢曹操兵败必担断后重任,深得曹公倚重。夏侯渊更是以急行军着称的\"白地将军\"。二将镇守要冲,与马腾父子隔城对峙,陇右战局遂成僵持之势。

****697**

一场激战后,于禁和庞德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战役中兵败被俘。关羽劝降二人,但庞德宁死不屈,破口大骂,最终激怒关羽,被下令处决。

于禁选择归降,此后留在刘备麾下效力。直到曹丕继位,他才找到机会返回魏国。

在祭拜曹操时,曹丕故意拿出一幅画,画中正是关羽水淹七军、庞德被杀而于禁投降的场景。于**后羞愧难当,不久便郁郁而终。

于禁一生战功赫赫,却因那一战背负污点,英名尽毁。

夏侯渊早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官渡之战时负责押运粮草,后驻守凉州,与马腾激战多年,最终击败马超、韩遂,平定羌族,稳固凉州。

张鲁投降后,夏侯渊镇守汉中,与蜀汉对峙,成为曹操西线主将。然而,定军山一役中,他不幸被老将黄忠斩杀,成为曹操阵营中阵亡的最高将领,令人扼腕。

从战绩来看,夏侯渊勇猛过人,否则不可能驱逐马超、横扫羌族。但终究败于年迈却武力超群的黄忠之手。

“夏侯渊!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夏侯渊正在院中练武,招式刚猛之际,于禁兴冲冲闯了进来。

夏侯渊收起兵器,皱眉道:“于禁,何事让你如此匆忙?”

“探子来报,韩遂与马腾在陇右争执不休,最终韩遂率兵撤走,如今陇右只剩马腾孤军!”于禁满面红光,“时机难得,正是我们行动之时!”

夏侯渊眼前一亮,将兵器递给亲卫,拉着于禁道:“走,进屋细说!”

二人入座后,夏侯渊命人备上酒菜。

酒过一巡,夏侯渊迫不及待问道:“韩遂为何突然与马腾反目?”

于禁摇头:“探子尚未查明缘由,但亲眼所见韩遂撤军,陇右兵力空虚。”

“好!”夏侯渊拍案而起,“两年苦战,曹仁虽占先机,却始终未能突破陇右。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马腾之敌尚不足惧,真正棘手的是其盟友韩遂持续不断的增援。

若细作情报无误,韩遂当真撤兵离去,马腾军力必然锐减。届时再度交锋,定能一举击溃马腾,夺取陇右之地。

335.联曹抗刘

夜色如墨,庭院寂然。

周瑜孤身立于月下,负手凝望苍苍。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未及回首便闻其声:\"公瑾为何深夜未眠?\"

\"你来了。\"周瑜淡然道。孙权静立其侧,二人默然无言。自刘苍强占江东两郡以来,这四郡之地便再未安宁。

两年间密议无数,却始终难解困局。看似坐拥四郡,实则寸步难行——当地豪族暗通刘苍者比比皆是。任谁都明白,若刘苍统七州之兵全力来攻,这江东四郡绝无胜算。在绝对的实力碾压下,任何谋略皆如蚍蜉撼树。

当年黄盖等将领驰援失利,几近被擒,侥幸脱身后便议定:唯有南征方能破局。然南方瘴疠之地,纵使攻克亦难经营。东西北三面皆被刘苍势力合围,江东四郡已如困兽,若不另谋出路,不待敌军来攻,内乱便将自毁根基。

**699**

周瑜虽被誉为\"美周郎\",在江东声望卓着,但面对当下困境,纵有惊世之才亦难破局。

七百多个日夜在沉思中流逝,仍未见曙光。

自孙权继位以来,这位年轻的霸主如坐针毡,仿佛身下压着座随时喷发的火山,稍有不慎便会灰飞烟灭。

这日,孙权召周瑜对饮。酒过三巡,他终是打破了沉默:\"公瑾,前路何在?\"

周瑜嘴角微扬,昔日**气度已染上沧桑:\"仲谋,永夜之后必有破晓。\"

孙权握杯的手微微一颤。曾几何时他意气风发,如今却连根基之地都岌岌可危,更遑论问鼎中原。

见主公颓唐,周瑜正欲宽慰,忽闻哨探急报:\"刘苍似有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