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2)

茶盏轻碰间,二人商定三日后广邀宾朋共庆丰年。待枣祗匆匆告退再赴农事,刘苍目送其背影思忖:待红薯秧苗推广之日,这农耕利器或将缔造比康乾盛世更辉煌的传奇。

刀光破空,张燕手中长刃翻飞,招招直取敌将命门。对面将领毫无惧色,银枪如星芒闪烁,锋刃所过之处激起阵阵劲风。转瞬之间,双方已交锋数十回合。

张燕突然变招,刀身一挑拨开来袭长枪,随即勒马转身。战马踏出数步拉开距离后,他横刀指向对手:\"夏侯元让,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夏侯惇横枪胸前,目光如炬:\"休想!\"

\"丰县已入我手,你后路已断。\"张燕冷笑道,\"蓟侯素来惜才,归顺必得重用,何乐不为?\"

夏侯惇冷哼一声不作应答。原来前日张燕攻占徐州后稍作休整,便率军直取小沛。两军连日激战,始终难分高下。张燕只得暂退,召来去卑、郝萌共商破敌之策。

这位曹魏名将出身名门,乃西汉夏侯婴之后。年少时便以勇武闻名乡里,曹操起兵时即率先投效,成为最早追随的元勋之一。他不仅擅长用兵,更精于内政,在屯田治水方面颇有建树,深得民心。

史载其一生清廉自守,所得赏赐多分予部下。去世时家无余财,连魏武帝曹操都赞其\"功比魏绛\"。其为人好学不倦,常亲自拜访名士求教,在三国名将中独树一帜。

[他与敌将缠斗时,对方挽弓搭箭一记冷箭射中其左目。夏侯当即暴怒,生生将箭矢连着眼珠拔出,囫囵吞入腹中。随即又与曹性战作一团。

此人武艺刚猛非常,曾与高顺数番恶战。高顺不敌败走,仍被其穷追不舍,这才给了曹性偷袭之机。即便如此,其勇武之势未见稍减。

再看张燕此人,后世史家评其狡黠多变,最善审时度势。其精于游击奔袭之术,尤擅设伏行诈。自创的黑山军盘踞险要山地,正合其用兵之长。然论单挑厮杀,确比不得夏侯刚猛。

小沛城外鏖战旬日,张燕见一时难分高下,只得暂退。与郝萌、去卑合议时,皆道若循常规战法恐难速胜。此时三州战事,唯他这一路尚未竟全功,如何向主公交代?遂决意另辟蹊径。

众人目光最终落在小沛后方的丰县。此乃夏侯预设的退路——其本为牵制刘苍而来,自然要留撤退余地。经商议,张燕遣郝萌攻取丰县。去卑因缺乏攻城经验而未得此任。

这座小城在郝萌强攻下迅速陷落。此后郝萌亲自驻守要道,夏侯退路已绝,宛若困兽。这也难怪张燕劝降时,夏侯虽怒不可遏却无言以对。

\"夏侯元让!此时不降更待何时?\"阵前喝声如雷。

烈日当空,张燕眉宇间的阴霾逐渐散去,败于敌将之手的烦躁感似乎随风飘散。他望着陷入重围的夏侯惇,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料定对方插翅难飞。

\"痴心妄想!\"夏侯惇的怒吼震彻战场。尖锐的枪尖在半空划出凌厉弧光,他单臂持枪直指敌阵,衣甲上的血迹在阳光下格外刺目。这位曹营猛将宁可血染沙场,也绝不会低下高傲的头颅。

金属交鸣声骤然炸响。张燕咬紧牙关,手中沉重大刀舞出密不透风的防御网。他深知自己武艺略逊一筹,但拖住对方等待援军仍是可行之计。

观战的去卑瞳孔骤缩。只见夏侯惇枪出如龙,点点寒星将张燕完全笼罩。数十回合后,张燕双臂颤抖如筛糠,刀势渐乱,汗珠不断从额角滚落。

\"休伤吾主!\"去卑一声暴喝,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冲入战圈。两柄大刀同时劈斩,却见夏侯惇枪影翻飞,竟将二人攻势尽数接下。铁器相击迸射的火花中,这位独眼将军须发怒张,俨然战神临世。

战况急转直下。张燕与去卑气息紊乱,招式渐显疲态。反观夏侯惇眸中精光四射,枪势依旧凌厉非常。张燕突然虚晃一招,在与去卑目光交汇的刹那,两人同时暴起最强杀招。夏侯惇横枪格挡的瞬间,二人趁机抽身急退。

张燕与去卑同时勒马后撤,与夏侯惇隔开一段距离。

\"夏侯惇,天色已晚,今日不宜再战,明日再分高下!\"

\"哼!怕你不成?明日再会!\"

夏侯惇瞥了眼西沉的落日,虽心知二人联手的武艺胜于自己,但僵持下去也难有收获,便顺水推舟应了下来。

\"撤,回营再议。\"

张燕朝去卑低喝一声,拨转马头回归本阵。夏侯惇朝地上啐了口唾沫,长枪一挥对部众喝道:\"弟兄们,回城!\"

军帐内,张燕与去卑分别落座。

\"这可如何是好?谁曾想夏侯惇武艺高强至此,我二人合力竟讨不得半点便宜。去卑,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张燕面带焦躁,他们围困小沛多日却始终未能破城。

\"将军,既然力敌不成......是否向主公求援?\"

去卑神情苦涩,他万万没料到夏侯惇强悍如斯,以一敌二犹占上风,这令他倍感挫败。

\"绝不可求援!\"

张燕斩钉截铁地驳回:\"若因区区夏侯惇就惊动主公,其他将领将如何看待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