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刘备抱拳行礼:\"见过蓟侯、骠骑将军。\"

刘苍朗声大笑,纵身跃下火麒麟坐骑。与此同时,刘备也翻身下马。双方亲兵立即上前戒备,彼此虎视眈眈。典韦魁梧的身躯如同铁塔,虬结的肌肉随着呼吸起伏,手中双戟寒光凛冽,目光尤其锁定刘备亲卫中一名年轻校尉。

那校尉约莫二十年纪,身姿挺拔如松,掌中银枪锋芒毕露。面对典韦的威压,他非但毫无惧色,反而昂首与之对视。

\"咦?\"

刘苍立刻注意到这名不同寻常的年轻校尉。能在典韦气势压迫下保持镇定,单凭这份胆识就绝非寻常之人。

\"这位是?\"

刘备含笑介绍:\"曲阿人士卫疆,枪法颇有造诣。\"

曲阿卫疆?刘苍暗自思忖:三国名将中似乎并无此号人物。然而观其气度,能与典韦对峙而不落下风,武艺定然不凡。

忽然灵光一闪——莫非是演义中那位神秘的曲阿小将?原着记载,太史慈单挑孙策时,曾有一员小将独战韩当、黄盖等十三骑而不败,堪称传奇。

东汉末年,有一桩奇事叫人惊叹。十三名虎将之中,竟有韩当、黄盖这等骁勇善战之人,其余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谁知这许多猛将,竟被一名年轻小将硬生生截住。

单从此事,便可知这小将武艺何等惊人。放眼天下,即便是号称天下无敌的吕布,也绝无可能独战十三员大将而不分胜负。故而刘苍推想,这小将定是趁其不备突袭,方能挡住众将。即便如此,也足见其非凡实力。

可惜此人昙花一现,此后便再无消息。

\"原来是曲阿小将,你叫卫疆?\"刘苍微微颔首,望着那挺拔站立的小校,不禁出声赞赏。

刘备闻言颇觉诧异,不解刘苍为何突然对这无名小卒大加称赞。须知刘苍乃幽州牧、骠骑将军、蓟侯,如今天下一诸侯,能得他口中半句夸赞已属不易,何况是对这般无名之辈?

那曲阿小将卫疆暗自愕然,万没想到名震天下的刘苍竟会给自己如此评价。他心知经此一事,自己必将声名鹊起。

刘备又瞥了卫疆一眼,心中盘算:当初这小校主动来投,因武艺尚可就收作亲卫。如今既得刘苍青眼,回去须得仔细探查,看看此人究竟有何本事。

不过刘苍仅此一句赞赏,便不再多言。如今他地位尊崇,麾下猛将如云,区区曲阿小将,实在不值一提。

\"玄德公,看这万里河山,可有什么感触?\"二人落座,案上茶具俱全,时令瓜果陈列。

刘备望着苍茫山川,缓声道:\"此乃我辈先祖所创基业,历经数百载,怎么看也看不够。\"

刘苍闻言大笑:\"世上哪有不灭的王朝?玄德公当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锦绣山河,你可曾想过......\"

刘备打量指点江山的刘苍,暗叹:果然,此人已有不臣之心。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鼎立。

起初,曹操、刘备与孙坚在黄巾之乱时皆怀报国之志。那段岁月里,他们确曾为东汉忧心忡忡。

然而局势日益崩坏,直至董卓入主洛阳,独揽朝政,竟敢废立皇帝。彼时东汉朝廷沦为董卓的一言堂,大汉最后的体面也被撕得粉碎。

在许多人看来,汉室气数已尽。

三位枭雄中,唯有孙坚在董卓撤军后攻入洛阳,偶然得到传国玉玺,遂生自立之心。他企图私藏玉玺,却因消息泄露遭荆州大将黄祖埋伏,命丧当场。

曹操与刘备此时仍对汉室心存忠诚——纵然东汉已颜面扫地,但正统之名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可惜时移世易,当朝廷彻底失去价值,各方势力便不再掩饰野心。若不是还需留着天子装点门面,恐怕早已纷纷称帝。

魏国率先自立,刘备随后建立蜀汉,仍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凭借皇室后裔的身份,他确实吸引了一批忠于汉室的臣民。东吴囿于实力不足,最终最晚称帝立国。

从黄巾**到群雄割据,短短十余年光景,当众人看清汉室再无复兴可能,这才各自另立门户。

约公元200年前后,除曹操与刘苍外,或许只剩刘备还对东汉怀抱一丝幻想。

将军洼会面时,刘苍开门见山道:“南阳郡本属荆州辖地。如今你既得益州,理当归还南阳。”

刘苍对刘备的欣赏毫不掩饰。

无论是《三国演义》这部巨着,还是后世改编的影剧,无不推崇刘备的仁德。刘苍清晰记得某个情节:即使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势力稍具规模,但与曹操相比依然悬殊。那时……

曹操率军进犯,刘备因兵力悬殊被迫撤退。当地百姓得知刘备欲弃城而走,竟举家跟随,人数多达数万。无论刘备是否真心仁厚,能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展现仁德形象,已属难得。

\"玄德公高义令在下钦佩。如今公已执掌益州,南阳郡便成多余。在下实不愿与公兵戎相见。\"刘苍坦言当前不愿与刘备交战,虽自信必胜,却非虚言。

刘备展露标志性仁厚笑容,心知此时与刘苍开战胜算渺茫。他刚借机入主益州,正与张鲁交战,实非树敌之时。但南阳郡乃其苦心经营之地,又是首个稳固根基,轻易让出终有不甘。

\"若玄德公愿割爱,在下愿支持公坐稳益州。\"此言令刘备心动。刘苍支持确能助其稳固益州,而保南阳可能引发冲突反让刘璋得利。

\"事关重大,请容许在下回去与幕僚商议。\"刘备未即刻应允,欲先咨询陈宫意见。刘苍微笑颔首。

312.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