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当年虎牢关前,一句\"三姓家奴\"就让吕布颜面扫地,自此无论投奔何处都遭人白眼。兜兜转转多年,终究在白门楼被曹操、刘备联手绞杀。

此刻张飞骂声震天,字字诛心,不仅吴班气得七窍生烟,守关将士也都咬牙切齿。

吴班心知肚明,自己那点本事若真出城迎战,怕是撑不过十个回合。他若战死,武关必然失守。虽恨得牙痒痒,也只能强忍怒气。

\"张翼德!此处是益州地界,可不是你们南阳。无故犯境,莫非想挑起两家战事?\"

见不能出战,吴班只得打起嘴仗。

\"呸!\"张飞狠狠啐了一口,\"刘璋那厮多疑昏聩,嫉贤妒能,搞得益州民不聊生。我大哥乃汉室宗亲,仁德之名四海皆知。今日特来解救百姓,识相的快开城门,饶你不死!\"

吴班怒斥:\"休得胡言!我主贤明,麾下英才济济,岂容你污蔑?\"

张飞突然仰天大笑,朝身后一指:\"英才济济?那你且看看这是谁!\"

只见阵中缓缓走出一骑,吴班定睛一看,顿时脸色煞白:\"孟达?!你...你怎会在此?\"

守城士卒见状纷纷骚动,有人认出这位益州名士,低声议论不休。

\"吴将军,刘璋无德,百姓怨声载道。玄德公仁厚爱民,实乃明主。良禽择木而栖,不如早降...\"

孟达不愧是名士,三言两语就把局势剖析得清清楚楚。

\"住口!\"吴班厉声打断,\"要我投降,除非汉水倒流!\"

见劝降无果,孟达摇头叹息,拨马回阵。

接下来,就该看关张二将的本事了。

保持了孟达的巧言令色确实扰乱了武关守军的军心,再加上刘备素来威望甚高,令吴班胸中郁结难平。

\"速派快马传令:命黄泥关与蓝田县严加戒备,同时八百里加急通报成都,就说刘备大军压境。\"

吴班忽然顿了顿,像下定决心般补充道:\"再调一队精骑护送夫人离开。\"

他深知以关羽、张飞之勇,单凭自己恐难守住武关。城破之时,自己战死报主便罢,但绝不能连累夫人送命。

待亲兵领命而去,吴班**城头深吸一口气:\"要战便战!\"

虽自知不敌关张二人,但要他临阵投降却是痴心妄想。

张飞在城下将丈八蛇矛舞得猎猎作响:\"吴班小儿,有种下来决一死战!\"

吴班岂会中这激将法?当即下令守军备齐滚木礌石,加固城防。他打定主意要凭武关天险据守——这雄关城墙高厚,纵是万人敌也要付出惨痛代价。

张飞骂得口干舌燥,见对方纹丝不动,只得悻悻返回:\"二哥,那厮缩头乌龟不敢应战!\"

\"看来唯有强攻一途了。\"孟达摇头叹息,\"只怕要折损不少将士。\"

关羽凤目微眯:\"攻城。\"

288.烽烟四起孙尚香至

建安五年五月,刘备亲率三万大军进逼武关,以关羽为帅,张飞为副,孟达为军师。武关守将吴班连连告急,益州上下震动。

彼时刘璋正因施政失当而人心离散,闻讯大怒,急调兵马驰援。与此同时,刘苍兵分两路横扫江东,先破庐陵,再克夏口。甘宁、黄祖与曹性合击孙权援军,杀得黄盖、韩当仅以身免,重伤的丁奉更不知所踪。

在建昌城下,刘苍亲率主力与周瑜对峙,战局一触即发。

兖州曹操亦在调兵遣将,遣大将南下豫州,欲将豫兖二州连成一片,以抗刘苍三州盟军。

周郎真乃江东俊杰,史上与诸葛齐名之英才,多谋善断,几番用计险些攻破建昌。

然刘苍亦非等闲之辈,凭后世见识与系统相助,兵精粮足,麾下谋臣猛将如云,岂会轻易败北?

两军交锋数度,终是难分高下。

只因刘苍身旁仅郭嘉、太史慈随行,其余文武皆驻守他处,否则战局绝非这般僵持。

周瑜屡向孙权求援,虽兵将渐增,却仍难攻克建昌门户,只得继续对垒。

夜色如墨,星火点点。

周瑜独坐帐中,炬火映照

\"此计不妥...郭嘉在此,断不会中这般粗浅埋伏。\"

\"此策亦不妥,恐生枝节...\"

\"难!当真难破!\"

他蓦然拍案而起,在帐内来回踱步。

\"大都督,公主到了!\"

程普掀帐而入,满脸喜色。

周瑜眼中精光乍现——孙尚香既至,江东转机便在眼前!

当即亲率程普密迎于营门。此事需得隐秘,若传至刘苍耳中,毕竟有损颜面。

殊不知幽州方面早得密报。

建昌城内,太史慈与郭嘉眼观鼻鼻观心,对主母现身敌营一事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