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2)

周瑜无心安抚,带着身后的青年快步走进内室。

屋内光线昏暗,床榻上躺着孙策,大半张脸缠满白布,双目紧闭,气息微弱。几名医者围在床前,神色焦急却又束手无策。

周瑜放轻脚步,缓缓走到榻前。望着昔日生龙活虎的孙策如今奄奄一息,他眼眶发红,低声道:“伯符,伯符,我来了。”

轻声呼唤下,孙策缓缓睁开未被包裹的右眼,气若游丝道:“公瑾,你来了……”

“大哥,你不会有事的,一定要挺住!”周瑜身后,一位十六七岁的青年开口。他面容异于常人,尤其那双碧眼,如狐般幽深冰冷,令人不寒而栗。

孙权,字仲谋。

孙策微微抬手,制止周瑜说话,虚弱道:“让韩当将军也进来吧,我时日无多,需尽快交代后事。”

韩当跪伏在门外,双眼含泪走进内室。

“将军不必如此……”孙策想让他起身,可韩当仍自责不已。孙权小心扶起兄长,让他靠在自己肩头。

“今日,我在此传令——”孙策缓了一口气,继续道,“我死后,江东基业由孙权继承。”他顿了顿,喘息几下,又下令:“封周瑜为大都督,总揽军政。韩当、黄盖、朱治、程普四位将军辅佐。”

周瑜强忍泪水,郑重躬身:“臣谨遵主公之命。”

“仲谋,你即位后,务必亲贤臣、远佞人……遇事不决,多请教大都督,切记,切记……”

气息渐弱,孙策合上眼帘,吐纳几近于无,最终归于寂然。

僵硬的身躯缓缓从孙权肩头滑落。

\"伯符——\"

周瑜双手颤抖,孙权与韩当皆跪地恸哭,悲鸣之声撕破长空。

建安五年仲春,江东基业开创者,\"小霸王\"孙策薨逝。

264.刘苍觊觎江东

书斋内,青灯如豆。

刘苍的半张脸浸在阴影里,许久,一声幽叹惊碎了凝固的寂静。

\"浪涌千叠葬豪杰,是非成败尽成灰。\"

他反复吟诵着,忽然推开案几站起身来。夜风卷着残叶掠过庭院,乌云间忽明忽暗的冷月,恰似他闪烁的目光。

铁塔般的典韦持戟侍立,甲胄在月光下泛着寒芒。

\"恶来,你说百年之后...\"

典韦搓着粗糙的大手:\"主公这般不世出的雄主,后世定当...\"

\"孙伯符走了。\"刘苍忽打断他,望着被云翳吞噬的月轮。

自他崛起于微末,已据三州之地,荆州臣服,如今江东又将易主。塞外夷狄尽皆俯首,漠南千里尽插旌旗。

当世能入他眼中者,不过曹、刘、孙三人。未料尚未交锋,孙氏已折翼。困守南阳的刘备,不过是他下一个猎物。

唯有那坐拥两州的曹操...刘苍嘴角勾起冷笑,甲胄咯吱作响。

(夜幕深沉,典韦立在帐外护卫,忽闻主公叹息,心中不解——敌酋殒命本该庆贺,怎反生惆怅?孙伯符之死令刘苍思绪万千,却无半分喜悦。

晨光微露时,荆州府衙内济济一堂。刘苍端坐主座,谋士郭奉孝与降臣刘景升分列左右。须知自刘表归顺,州牧之称便成过往,各州长官皆称太守。

\"孙伯符伏诛,奉孝以为当如何?\"刘苍目光如炬。

郭嘉执礼而答:\"天赐良机。\"见主公首肯,继而献策:\"可命甘兴霸与黄江夏统领水军驻防江陵,再遣张儁乂、曹文烈率步骑屯驻江夏,水陆并进震慑江东。高敬志与太史子义当随主公坐镇荆州。\"

刘苍对新附荆州将领原存戒心,奈何甘宁水军新建难敌黄祖旧部,只得令黄祖为副将协从。其余荆州诸将皆需镇守要地,不可轻动。

此计竟与数百年前赤壁旧事暗合,刘苍不由莞尔:\"甘宁、黄祖听令!以兴霸为主将,即刻挥师江陵。\"二将霍然起身领命。

\"张颌、高览留守荆州,辅佐景升公。\"两员大将躬身应诺。

环视众将,刘苍剑眉扬起:\"太史子义、曹文烈随我亲征,奉孝为军师,统三万精兵出江夏!\"

郭嘉正欲谏阻,却被主公抬手制止。想他刘苍枪法堪比赵子龙,又有鬼才在侧,何惧江东鼠辈?谋士见状只得暗叹:主公文武双全,既决意亲征,自己竭力护持便是。

\"务必拿下江东,剑指扬州!\"刘苍按剑而起,衣袂翻飞间霸气纵横。随着道道军令,荆州大地战鼓擂动。

刘苍紧盯着江东之际,荆州南阳的商队中藏着一位青衫客,随商队悄然入城。

南阳太守府内,刘备眉头紧锁,询问谋士陈宫:\"依先生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说起刘备的经历着实坎坷。早年在黄巾之乱中立下战功,好不容易当上县令,却因三弟张飞鲁莽坏了好事。那日酩酊大醉的张飞听闻官吏索贿,当即暴怒将人鞭打了一顿。

此后兄弟三人颠沛流离,辗转讨董、豫州之战,漂泊数年仍一事无成。幸得陈宫相助,总算有了立足之地。

刘备本欲经营南阳,徐图荆州。不料刘苍竟无声无息收服了刘表。想到对方谋臣如云,兵强马壮,刘备寝食难安。

此刻他不禁想起益州变故。刘焉病逝后,其子刘璋继位。此人多疑懦弱,颇失人心。孟达曾密信相邀,劝他入主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