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对,\"孙策拍案而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倒要看看这位客人究竟意欲何为。\"作为江东之主,他岂会因一人到访而自乱阵脚。
夜色如墨,清风徐来。
凉亭中觥筹交错,刘苍与众人谈笑风生。孙尚香**一旁,眸光流转间尽是那侃侃而谈的身影。谁说唯有淑女令人倾慕?英雄豪杰同样令人心折。
\"先生以为我江东局势如何?\"酒过三巡,孙策开门见山。
刘苍放下酒樽:\"江东大势已定。虽有世家掣肘、山越侵扰,不过螳臂当车。假以时日,六郡必入孙家囊中。\"话虽如此,要真正掌控江东仍需时日。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终吴国一世都未能彻底驯服。至于山越之患,更如附骨之疽般延续至孙权晚年。
\"先生对我这般有信心?\"孙策目光灼灼。此时的他早已蓄势待发。
\"非是料事如神,实乃势所必然。\"刘苍笑道。这位被称作\"小霸王\"的孙伯符,不仅姿颜俊美,更兼性情豁达。少年时便广结名士,又得周瑜这等经天纬地之才辅佐,成就霸业不过是水到渠成。
江东俊杰冠当世,玉树临风美姿容。
弱冠之年辅孙策,平江东,结刘备,赤壁破曹定三分。
\"惜哉,公瑾忠心耿耿,难以招揽。\"
刘苍暗自叹息。眼下虽谋士如林、猛将似海,然见英才而不心动者,能有几人?另须辩白,周郎之逝与孔明无涉,其胸襟岂是狭隘之辈。
刘苍思忖:何不趁陆逊、姜维等未显名时,先结善缘?旋即自嘲:此辈恐尚是垂髫小儿。嗟乎!汉末英才何其多也,时不我待矣。
\"先生言为察民情而来,不知途中见闻若何?\"周瑜执壶相询。
刘苍停箸:\"欲听真言否?\"
孙策、周瑜、鲁肃皆神色微凝。无他,此前论乐评画时,\"真言\"二字着实令诸君难堪。
\"哈哈,先生但说无妨。\"孙策朗笑,豪气干云。
刘苍遂将沿途匪患娓娓道来,末了叹道:\"群雄逐鹿,百姓何辜?\"
\"放肆!吾治下竟有如此狂徒!\"孙策拍案,对周瑜令道:\"公瑾即刻清剿,片甲不留!\"
周瑜唇齿微启,终是苦笑应命。**本非都督之责,然客前不宜驳主,徒贻笑耳。
\"敢问先生,大汉气运何如?\"鲁肃整衣正冠,肃然长揖。
虽值乱世,汉室三百载恩养(或含蜀汉),纵经黄巾、董卓、诸侯之乱,人心犹存汉帜。
\"汉失其鼎,豪杰并起。\"字字铿锵。
\"当啷——\"
孙策酒樽坠案。周瑜、鲁肃相视凛然。
\"足下慎言!\"
刘苍大笑:\"岂有谬误?汉室衰微难振,否则诸君何存自立之心?\"
\"先生休得妄语!吾等赤心报汉,天日可表!\"孙策怒目而视,须发皆张。
(看其盛怒之态,恐怕再争执半句便要当场发作。
可刘苍何曾畏惧?说来倒是有趣,此刻他若当真翻脸,席间众人怕是无人能敌。
孙尚香纤手掩唇,美眸中闪过惊诧——方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竟出自这位看似温润的男子之口。他既是汉室宗亲,怎会不为大汉延续而忧心?
正当气氛凝重之际,周瑜执樽轻笑,话锋忽转:\"不知先生观当世豪杰,孰可当得英雄二字?\"眸中精光浮动。
值此汉末乱世,诸侯并起。大浪淘沙后,能称英雄者不过寥寥。
\"天下英雄,唯曹孟德、刘玄德、孙伯符,及在下四人而已。\"刘苍直言不讳,不仅将自己列入其中,更将孙策也添了进去。
昔年《三国演义》有段煮酒论英雄的经典:刘曹联手破吕布后同返许都,刘备与献帝认亲,获封左将军。那时曹操待刘备极厚,同席而食,同车而行。酒至酣处,曹操问及天下英雄,刘备历数群雄皆被否定。最终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惊得刘备失箸,幸得天雷骤响,借惧雷掩饰过去。
但在刘苍看来,英雄当再加孙策。正是他奠定江东基业,为后世三分天下埋下伏笔。若孙策不配称英雄,谁人可当?须知最终鼎立者正是魏蜀吴三方。至于刘苍自己——既得系统加持,又知后世千年变迁,岂能不算英雄?
(此处省略网站宣传内容)
247.荡寇记
星汉灿烂,月轮如盘。
一队亲兵护送着马车碾过青石街道。
车厢内,孙策忽问妹妹:\"尚香以为刘苍此人如何?\"
少女正摩挲着刘苍所赠画作,闻言抬眸:\"真豪杰也。\"
见她神情,孙策眼底闪过一丝深意——某个念头正在成形,只是还需时日观察。
\"大哥,你为何突然这般问?\"
\"无事,时辰不早,回去早些安歇吧。\"
孙策朗声一笑,将心中所想按下不表。
客房内,刘苍仰卧榻上,望着房梁出神。
此番独赴江东,既为察看百姓生计,亦为见识江东俊杰。
鲁肃、周瑜二人,果然不负千古盛名。
皆为栋梁之才,能得其一便是莫大机缘。
只可惜二人早归孙策帐下,绝无可能随他离去。
\"罢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且睡。\"
翌日清晨,刘苍刚盥洗完毕,便见周瑜携鲁肃来邀早膳。
古时平民多食两餐,富贵之家方有三餐之例。
用**食,周瑜拱手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