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2)

周瑜郑重作揖:\"从未想过音律竟能如此化繁为简。\"

刘苍淡然一笑:\"音律之道,看似复杂,实则至简。只要心无杂念,自然灵感不绝。\"

此言一出,周瑜顿时怔住。

他陷入沉思,良久方道:\"先生一席话,令在下茅塞顿开!\"

确实如此。

音律本就该至纯至简。

[最初,音律本是至纯至简,不加雕琢的存在。

后来,随着各种乐器的兴起,才渐渐变得繁复起来。

“先生已达返璞归真之境。”

周瑜轻叹道:“我与先生之间,实在相差甚远。”

说罢,微微摇头。

此时,刚至的孙策与孙尚香神色微动。

心中,不免感到惊讶。

周瑜在音律上的造诣,他们再清楚不过。

可此刻,他却坦然承认不及刘苍,实在令人意外。

此外,孙策还注意到,周瑜竟称刘苍为“先生”。

这一称呼,向来只用于文人雅士。

仅一瞬之间,孙策便思绪翻涌,明白了周瑜的用意。

他看向刘苍,略带讶异道:“刘苍将军竟也精通音律?”

刘苍淡淡一笑:“若说略懂一二,只怕子敬与公瑾要笑话我。确实有所涉猎。”

孙策轻轻颔首。

果然如此。

若非如此,周瑜也不会尊称他为先生。

“既如此——”

孙策沉吟片刻,缓缓道:“今日既是好友相聚,再称将军未免生疏,不如也称你一声先生吧。”

刘苍含笑道:“甚好。”

“咯咯——”

一旁的孙尚香掩唇轻笑:“没想到刘苍先生精通音律,字却写得那般潦草。”

因刘苍先前替她解围,她面对刘苍时格外放松,言语也更加随意。

刘苍无奈摇头:“论书法,我确实相差甚远。”

说着,他望向孙尚香,目光微深。

“不过,我区区一介武夫,字迹好坏,倒也无妨。”

此刻,他心中已有了计较——

孙尚香对他防备最浅,或许可从她身上入手。

虽**尊女卑之世,女子难成大事,但若能借此逐步获取孙策信任,再加以言辞之功,终有一日可收服孙策。

刘苍毫无架子的态度,令众人戒备稍减。

周瑜笑道:“先生,我这儿有一幅画,还请品鉴。”

言罢,他从架上取下一幅山水画卷。

画作栩栩如生,堪称佳作。

然而,拥有神级画技的刘苍只一眼,便看出了其中不足——

画虽绝妙,却因过于完美,反失了几分天然意趣。

#完美的缺憾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失去艺术的韵味。就像现代摄影技术能精确还原景物,却常常缺少那份打动心灵的意境。

这幅画作也是如此。

当然,并非说它已如照片般精细。只是每个细节都刻意追求还原,反倒显得画作不够自然。

\"这是我收藏的,虽不知作者何人,但确实被这幅画的完美所打动。\"周瑜解释道,\"可惜不知画家是谁,若他尚在人世,我定要结识这位功力深厚的大师。\"

孙策、孙尚香和鲁肃观赏后都连连称赞。山水树木的描绘确实堪称完美。

\"这画作确实前所未见。\"

\"美不胜收。\"

\"想不到公瑾竟有如此藏品。\"

三人都惊叹不已。即使不懂绘画,也能感受到这幅作品的价值。

周瑜脸上露出淡淡笑意。得到众人赞美,他愈发欣赏这幅画作。

他转向刘苍问道:\"先生觉得此画如何?\"

刘苍佯装仔细观赏,沉吟片刻道:\"我还是那句话,公瑾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周瑜嘴角微抽。这熟悉的问话让他预感刘苍又将指出缺陷,但只能回答:\"自然要听真话。\"

鲁肃无奈地闭上眼。孙策好奇询问缘由,鲁肃解释:\"上次讨论乐谱时,先生也是先这么问,然后就说乐谱有问题。\"

孙策听罢大笑:\"原来如此!\"转头对周瑜笑言:\"公瑾啊,这次你可遇到对手了。\"

周瑜轻笑打趣:\"看来刘苍先生不仅精通音律,如今还要品评你的画作了。\"

周瑜面露无奈笑意。

孙尚香突然出声:\"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面露不解之色。

这位江东郡主直言道:\"刘苍先生书法**,书画同源,按理说他的画艺也该**才是。\"

这番话可谓直戳要害。

确实,书画同源,不该有天渊之别。

但刘苍偏偏就是这般特殊。

常人习画,必经数年苦练,书法亦不可偏废。

而刘苍却是凭空获得画艺,少了这番磨砺,故而造就如此现象。

刘苍苦笑着摇头,也不多作解释。

周瑜沉思片刻,郑重道:\"还请先生指点。\"

他虽心存疑虑,但城府颇深,并未言明,只待刘苍评点。

心中反倒安定几分。

孙尚香言之有理,他倒不怕刘苍能挑剔出什么。

在座众人皆望向刘苍。

都想听听这位奇人会有何高论。

当然,眼神中或多或少带着对刘苍画艺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