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高顺目光灼灼:\"此役不成功便成仁!为主公,为天下黎民,必须取胜!\"

\"誓死效忠!\"低沉的誓言在夜色中回荡。

(数名军士单膝跪地,声若洪钟透着誓死效忠的决绝!刘苍往昔的恩义,他们从未忘怀,今日正是报效之时!

三百壮士可夺邺城!

明确分工后,几名领队的将士立即离开洛神楼,返回各自驻**速集结人马。全城**令使得赌坊青楼闲人绝迹,反倒为高顺部众的行动创造了便利,避免人多眼杂横生枝节。

三百精锐整装待发,按计划向目标区域悄然推进。军械库与粮仓本是最难渗透之处,幸而洛神楼备有袁**饰。部分士兵换上敌装潜入两处,制服守军剥取甲胄,凑足百套伪装行头。两支奇兵遂顺利混入重地,怀中暗藏**与工部特制火媒,只待时机便能让这两处要地化为冲天烈焰,叫守军救之不及!

如今两处要地同样戒备森严,巡逻队往来如梭。虽说密集的守备方便了混入,却也增加了行动难度。每隔一炷香便有巡逻队例行检查,士兵们便趁着巡检间隙,将易燃物暗藏于隐蔽角落。幸而袁军巡查只是例行公事草草了事,若真逐寸翻检反倒耽误时辰,这倒给了潜入者可乘之机。

待所有火媒安置妥当,只差最后一**星。恰在此时,混入巡逻队的高顺部众刻意落在队尾,掏出火折子猛吹数下,将那夺命火种精准掷向堆积如山的军械堆中。

当指尖触及某处星火,刹那间迸发出眩目的白芒!这光芒裹挟着灼人的热浪,将周遭可燃之物悉数引燃。下一班巡逻队至多半刻钟后才会折返,但烈焰根本无需等待——仅三五个吐息的工夫,火舌已攀上房梁。领头的士卒刚走出百步,突然抽动鼻翼:\"可有焦糊味?\"

队尾名叫高顺的士兵轻笑:\"定是你鼻窍不通。\"话音未落,其余兵卒纷纷变色:\"确是有烟味!\"众人急回首,只见来路上已腾起冲天火柱。\"走水了!速召人扑救!\"什长嘶吼着推搡部下,铜锣声霎时撕裂夜空。

可当救火兵丁提着水桶狂奔而至时,烈焰早吞噬了半座武库。更骇人的是粮仓方向同时炸开赤红火云,谷物燃烧的爆响声如雷鸣。这两处要害同时起火,惊得守军像无头苍蝇般乱撞——武库里屯着守城重械,若焚毁殆尽,邺城便成了剥壳的鸡蛋。

混乱中,高顺带着五十死士幽灵般摸向刺史府。他们没急着强攻,先占下府外民宅守株待兔。不消片刻,果然有传令兵跌撞着冲进府门。公房内的沮授甫见来人脸色,毛笔便啪嗒落在竹简上。那士卒连抱拳都忘了,带着烟熏嗓喊:\"武库粮仓俱焚!火势已控不住了!\"

\"胡言!\"沮授拍案而起,案几震得茶盏叮当,\"铁器粮秣岂会自燃?\"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梁柱坍塌的闷响,窗纸已被火光映成橘红。

沮授得知此事时,身子猛地一晃,几乎站立不稳。但他深知此刻绝不能慌乱。

\"定是贼人作乱!速令全军戒备,严加防范!即刻派人通知周昂将军,务必严守各处城门,绝不可因城中失火而懈怠!\"

\"再加派巡逻人手,那群逆贼必定还在城中!务必将他们擒获,否则邺城危矣!速去传令!\"

\"属下领命!\"

士兵匆匆离去。

沮授仍不放心,决定亲自察看火势。他带着几名亲卫骑马赶往粮仓方向。

行至一处民宅时,突然冲出四五十人,为首者身材魁梧,手持大刀拦在路中。众人迅速将沮授团团围住。

沮授面色骤变,强自镇定喝问:\"来者何人?竟敢阻我去路!\"

对方冷冷吐出二字:\"高顺!\"

(此处为原创情节)

\"高顺?!你怎会在此?!\"

沮授心头巨震。昨日才收到陷阵营在冀州作乱的消息,今日竟在邺城遭遇高顺!更可怕的是他竟带着数十人潜入城中,自己却毫无察觉!粮仓大火必是其所为!

\"生擒他!\"

高顺毫不废话,令士卒扑向亲卫,自己则直取沮授,一把将这位谋士拽下马背。

为防沮授反抗,高顺令士卒缴其佩剑,缚其手足,复以麻布塞口。此刻沮授面若枯槁,心知邺城陷落在即。北望袁绍本营,愧意丛生——主公以重镇相托,竟失于己手。

平心而论,沮授守备已属周详。然高顺兵锋神速,未及得报便已突入城内。倘若北方战讯早至半日,何至于洞开城门,容敌潜行?更未料及袁绍北线连战连败,致使邺城守军心神不宁。此番高顺轻取城门,七分天意使然。若按常理,以沮授之能,断不容敌军如此轻易得手。

当高顺押解沮授之际,西城门外百五十死士见烽火骤起,当即发难。高顺挟沮授直奔城门增援。众将士自巷陌跃出,虽藏刃于身后,杀意已盈。

守城士卒初觉有异,厉声喝问:\"何方**?速退!\"先锋数卒佯装谄媚,趁守军松懈时骤露獠牙,袖中短刃直取心窝。此乃动手信号,霎时间伪装百姓的伏兵尽起,自四方杀向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