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2)

刘苍的领土与周边几大势力均有接壤,其强大实力令各方深感威胁。若能巧妙周旋,这些邻邦必然愿意联手制衡。特别是实力最为雄厚的曹操,若能争取他的全力支持,击败刘苍的胜算必将大幅提升。

适才郭图所言,实乃陷主公于危境。刘苍虽表面仅有十余万兵马,却已掌控关中百万人口,更收编了号称百万之众的黑山军。加之幽州、并州原有居民,其治下人口已达数百万。乌桓已完全臣服,鲜卑首领步度根亦对其唯命是从。若刘苍有意扩军,短时内便可集结五六十万大军!

颜良闻言不由惊叹:\"刘苍竟能瞬息聚兵数十万!即便主公与曹操、马腾、韩遂联军,恐怕也仅能凑齐同等兵力!\"

沮授肃然道:\"更甚者,近年旱情对其毫无影响,反而连年丰收,粮草充足。其麾下武将云集赵云、典韦、黄忠等当世猛将,谋士更有荀彧、郭嘉、戏志才等旷世之才。如此强敌,岂能如郭图所言轻易可破?\"

言罢,沮授向袁绍郑重进言:\"只需联合三方势力分兵进击:主公攻并幽二州,曹操取并州,马韩联军攻上郡,再令轲比能牵制北方诸部。三线并进,不出一年必能取胜!\"

审配当即附和:\"此计甚妙!\"辛评、逢纪等谋士亦纷纷赞同。

袁绍拍案而起:\"即刻依计行事!联合诸侯之日,便是决战刘苍之时!\"随即派出三路使节。马腾、韩遂与轲比能爽快应允,而赴许昌的许攸亦不辱使命,将盟约之事面呈曹操。

曹操这几日并未着急议事,而是差人陪同许攸四处游览,自己则召集心腹谋士商讨对策。

尽管刘苍此前挖走了荀彧、郭嘉、戏志才、钟繇等顶尖谋士,但曹操麾下依然人才济济。以荀攸、程昱为首,尚有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司马朗等一众智士。

曹操环视众人,问道:\"袁本初欲与我结盟共伐刘苍,诸位以为如何?\"

荀攸微微一笑,上前行礼:\"主公心中已有决断。\"

\"哈哈!还是公达懂我,不过仍想听听诸君之见。\"曹操轻挥衣袖。

程昱直言:\"主公可是顾忌天子?毕竟刘苍乃天子亲封的大将军,若与袁绍联手,许昌恐生变故。\"

曹操叹息:\"天子虽好,有时也是麻烦。难怪当初袁绍、刘苍都不愿争夺天子之位。\"

满宠此时阴笑着上前:\"主公,此前命我调查之事已有结果。国丈董承确与刘备勾结,据说天子还赐下衣带诏。属下已寻得此诏,上面列有刘苍、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之名。\"

曹操闻言大笑。他心知刘苍之名定是满宠刻意添加,但真假已不重要——他只需一个借口。\"好啊!咱们这位天子,真是一刻都不让孤清闲!不过这次倒是给了孤绝佳的机会。\"

他骤然起身,厉声下令:\"即刻封锁许昌!无我手令一律禁行!满宠,速调许都兵马缉拿名单之人!夏侯惇,你亲自带兵捉拿吴子兰、王子服!\"

稍作停顿,曹操又对荀攸道:\"许攸也该回来了,让他看看这场好戏。\"

\"遵命!\"众臣领命而去。

这一日,许昌风云变色。仅一日之间,名单所列之人除在外的刘备,皆被曹操诛杀或擒获。

次日清晨,曹操押着囚犯直入皇宫。汉献帝刘协见殿下众人,心中惊惧。立于最前的刘虞见状,默然摇头。

汉献帝瑟瑟发抖地望着曹操,手中的衣襟已被冷汗浸透。殿中血腥味尚未散去,方才那几位大臣的头颅此刻恐怕已悬挂在城门之上。

\"丞相...\"少年天子声音发颤,\"朕从未疑心过您的忠心。\"

曹操抚须大笑,那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格外刺耳。\"陛下圣明!\"他突然收敛笑容,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群臣,\"既然如此,那些诽谤本相之人,就该明白何为祸从口出!\"

阶下荀彧捧着竹简的手微微一抖。这份所谓的\"衣带诏\"名单实在太过蹊跷,可眼下谁又敢多言半句?

\"报——\"传令兵跌跌撞撞冲入殿中,\"邺城急件!袁绍已发兵十万!\"

角落里的刘虞死死攥住笏板,指节泛白。他必须设法将四路合围的消息送到幽州,可殿外那些虎豹骑...

此时曹操正对着沙盘排兵布阵,忽听得屏风后传来杯盏碎裂之声。许褚立即按剑上前,却见是捧着药碗的太医令跌坐在地——龙案下的金砖竟洇开一片深色水渍。

这些年,在甄俨与糜竺的打理下,商部产业遍布中原。刘苍命他们在各地开设酒楼和秦楼楚馆,布下情报网络。此刻他案头的密报,正是通过这些据点传递而来。

片刻功夫,刘苍麾下驻守幽州的文武官员已齐聚大将军府。

【运筹帷幄·贾诩献计】

\"这些是各地密报,还有曹操刚颁布的讨贼诏书,诸位都看看。\"刘苍将案上文书递给群臣传阅。众人神色各异,或惊或怒,亦有人跃跃欲试。

待众人览毕,刘苍沉声问道:\"袁曹联军号称八十万大军进犯幽并二州,诸位有何高见?\"

\"主公!末将愿领五万精兵,定叫那群乌合之众溃不成军!\"典韦抱拳**。

\"末将只需三万兵马,数月内必破联军!\"张辽不甘示弱。

\"末将**率一万......\"

\"五千足矣......\"

见众将愈发言勇,刘苍朗声笑道:\"有诸位猛将在此,何惧敌军!不过具体战略,还需从长计议。\"众将闻言退回班列。

刘苍转而看向谋士集团:\"诸位先生可有妙计?\"见众人目光皆聚集在贾诩身上,便会意问道:\"文和先生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