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苍将军帐下谋士如雨,猛将如星!\"华雄猛地拔出佩剑,\"与其在此等死,不如随我搏个前程!\"
沉默片刻后,一名老兵突然砸碎手中陶碗:\"李老四愿随将军!\"
紧接着,兵器坠地之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士兵单膝跪地,在满地碎瓷中抱拳高呼。寒风吹散晨雾,露出关外连绵的汉军旌旗。
汜水关五千守兵见西凉将士尽数归顺,当即跪地请降。
赵云见此情形,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好!哈哈哈!有诸位兄弟相伴,我华雄死而无憾!\"
\"报——!\"
一名士卒飞奔而来,单膝跪地禀报:\"将军,哨探来报,盟军先锋孙坚正在关外搦战!\"
\"孙坚莫非是兔子成精?怎来得如此之快?!\"华雄惊讶之余果断下令,\"传令关上将士严加戒备!若其只在关下叫骂,不必理会!\"
\"诺!\"
如今他既已归顺刘苍,孙坚毕竟是盟军将领,能避战则避战。
华雄牢记承诺:非待刘苍亲至,绝不开启关门。即便与其他诸侯交战,也绝不放入一兵一卒!
关隘之下。
孙坚部属骂战多时,关上始终无人应答。
\"主公,关上守军莫非都是聋子?我等叫骂半日,竟无半点反应。\"黄盖疑惑道。
孙坚凝望城头,眉头紧锁:\"确实蹊跷。按说敌军早该布防,可你看这城头灯火通明,守军却寥寥无几......\"
孙策挺身上前:\"父亲!儿臣愿领两千精兵夜袭汜水关,定叫各路诸侯对我江东将士刮目相看!\"
\"我儿勇武!\"孙坚抚须而笑,\"然今夜关防异常,且待天明探查虚实再作计较。\"
面对数万守军的雄关,孙坚选择暂退。
这一夜,双方相安无事。
......
翌日拂晓,盟军主力抵达。
身为先锋的孙坚再次来到关前,却见城头高悬\"刘\"字帅旗——董卓麾下何来刘姓大将?这旌旗式样,倒似曾相识......
孙坚不敢轻举妄动,急遣人飞报袁绍。
“城头飘着‘刘’字旗?孟德,董卓麾下可有姓刘的将领?”袁绍眉头紧锁,转头询问曹操。
曹操略作思索,答道:“不曾听闻。”
“这‘刘’字旗究竟何人所有?”
“何必管他是谁!依我之见,此时正该一鼓作气攻下汜水关!”
“盟主速下军令!我等愿为先锋!”
“好!”见众将请战,袁绍霍然起身,正要发令。
“报——”
一名传令兵急匆匆闯入帐中。
“何事?”袁绍沉声问道。
“关上来使传话,指名要见破虏将军刘苍。”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齐刷刷望向刘苍。
未等众人回过神,曹操突然朗声大笑,拱手道:“恭贺刘将军兵不血刃拿下汜水关!此乃盟军大捷!”
刘苍暗自赞叹,不过须臾之间,曹操便能洞悉全局,果真是旷世奇才!
这般才智,已令在座诸侯黯然失色。
刘苍起身回礼:“孟德兄谬赞了。诸位且稍候,容我先去一探虚实。若可入关,必遣人相告。”
有些诸侯仍是一头雾水,而明白过来的几位则神色复杂,沉默不语。
出了大营,刘苍率领本部兵马徐徐前行。
那飘扬的军旗,与城头旗帜交相辉映!
直到此刻,方才恍然大悟的诸侯们终于明白,城头那个“刘”字的真正含义。
吱呀呀——
吊桥缓缓落下,关门大开。
只见一黑一白两骑当先而出,正是赵云与华雄。
“末将恭迎主公!幸不辱命!”
刘苍翻身下马,亲手扶起二将:“得二位将军相助,实乃苍之幸事!”
“主公言重了,此乃末将本分。”
“走!随我入关!”
在二将引领下,刘苍大军昂首入城。
远处观望的诸侯们面面相觑。谁能想到,这座雄关竟如此轻易易主?更令人眼红的是,数万西凉精锐尽归刘苍帐下。
偏生这等功劳,无人能置喙半句。
毕竟,这是刘苍实实在在的本事。
“诸位不必沮丧。”袁绍强作笑颜,“前头还有虎牢关等着咱们建功立业!”说罢,率领诸侯们紧随其后进入关内。
【票票速来!兄弟们花票走一波,感激不尽!】
刘苍入关后直奔西凉军大营,亲自坐镇收编这批精锐。
——这可是实打实的家底!待讨董结束挥师幽州,这三万铁骑便是他逐鹿北方的王牌。
放眼天下,如今哪支军队敢与西凉铁骑争锋?
那些诸侯表面同仇敌忾,暗地里谁不盯着这块肥肉?只等董卓一死,西凉军必然掀起腥风血雨的争夺!
刘苍心知自己近来风头太盛。
可那又如何?眼下诸侯们**言欢,来日还不是刀兵相见?单是收服华雄、吞下三万西凉军这两桩收获,就值得他笑对四方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