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1 / 2)

界桥之战令白马义从全军覆没,从此袁绍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接二连三的挫败更是彻底击碎了他的傲气。

若非如此,他又怎会昏招迭出,妄想靠着囤积百万粮草固守易京孤城。

如今易京城破,他竟连退守幽州再战的胆量都丧失殆尽,最终只落得引火焚身的下场。

说到底,公孙瓒不过是将才之资,偏要强撑诸侯之位实属勉强。

走到今日这般境地,终究是才不配位,自食其果罢了。

主公稍作感叹即可,实在不必为此等人物伤怀。

秦牧寥寥数语便道破公孙瓒败亡的症结所在。

刘备闻言恍然,不由感叹:\"我与伯圭同窗数载,竟不如军师这般洞悉他的脾性。确实如军师所言,伯圭心高气傲,半点挫折都经受不起。\"

\"其实纵使易京失守,他大可退回幽州与袁绍周旋。\"

秦牧淡然一笑:\"若是主公遭此困境,定会重整旗鼓誓不言弃。但这世间能如主公这般屡败屡战的豪杰,终究是凤毛麟角。\"

刘备若有所思地低头翻阅手中帛书,仍旧难掩惋惜之色。

堂内群臣对公孙瓒的覆灭也是议论纷纷。

\"公孙瓒既殁,河北已尽归袁绍所有。\"

\"看来曹操再无心针对我军,必当全力备战以阻袁绍南侵。\"

\"依我之见,他多半会扶植吕布,借其之手牵制主公,防备我军自南阳北上进犯许都。\"

秦牧将众人思绪自河北引回淮南,转而对诸葛亮问道:\"孔明,淮南可有异动?\"

\"师父果真神机妙算!\"诸葛亮赞叹着呈上密报,\"据探马来报,曹操已假朝廷之名,正式册封吕布为扬州牧兼征南将军。\"

释俘册勋,曹公善驭

曹孟德平定豫州后,将俘获的近万淮南籍袁术旧部尽数遣返寿春。既示宽仁,又安淮南人心。又以讨袁之功,赐吕布钱五千万、帛万匹,犒赏其部。更遣使议亲,欲为子丕聘吕氏女,缔结**之好。

此番绸缪,显见曹公鼎力扶持吕布坐镇淮南之意。孔明奏报此事,一针见血道破天机:\"此乃驱虎吞狼之计,欲借温侯掣肘主公。\"

玄德闻言,抚掌叹曰:\"昔日兖州之变,吕奉先几绝孟德生路。不意今日竟能化干戈为玉帛,更结姻亲之好。曹公这般胸襟,当真令人叹服。\"

帐中文武皆默然。秦牧暗忖:曹孟德能忍张绣杀子之仇,封侯授爵;而主公为云长雪恨,宁弃孙氏求和之议。两相对照,恰显玄德始终未失赤子之心。

\"温侯处可有动向?\"秦牧转询军情。

孔明羽扇轻摇:\"细作来报,孙权浮海遁至淮南,竟执子侄礼拜奉先为义父。吕温侯授其兵甲数千,使屯成德。那仲谋现正树起江东旗号,广纳旧部。\"

“探子密报,孙权目前至少聚集了两千多孙家残部。”

“如此看来,吕布是想借孙权之名,收拢江东残余势力替他守成德,充当看门狗,阻拦我军。”

庞统紧接着呈上情报。

此话一出,厅内顿时哗然。

刘备神色骤变,难掩震惊。

孙权何人?乃讨董英豪孙坚之子。

当年孙坚逼得董卓弃洛阳而逃,连吕布都避其锋芒。

如今孙坚之子竟认贼作父,拜董卓旧部义子为父!

此等行径,与认贼作父何异?

“先杀亲兄弟,再投敌为父。”

“这孙权当真寡廉鲜耻,不忠不孝,猪狗不如!”

“孙文台一世英名,竟有此等逆子,着实可悲!”

刘备鄙夷孙权所为,更替孙坚痛心。

堂上众人纷纷唾骂孙权**。

鲁肃、凌统等江东降臣尤为愤慨。

“吕布弑父,孙权杀兄,二人结为父子,倒真是蛇鼠一窝。”

“孙权向来毫无节操,主公不必意外。”

秦牧冷笑着,眼中杀气毕露。

“曹操欲借吕布牵制主公,吕布又想靠孙权挡主公兵锋。”

“那主公便先诛孙权,再灭吕布,叫他们算盘尽碎!”

此言如雷。

刘备精神一振,胸中战意霎时被秦牧点燃。

秦牧起身拱手:

“袁曹决战临近,北方霸主即将见分晓!”

“主公亦当趁机夺取淮南,剿灭吕布!”

“唯有雄踞南方,方能与北方胜者逐鹿天下!”

秦牧这一番豪迈激昂的话语,彻底点燃了刘备胸中的战火。

\"啪!\"

刘备猛地拍案起身,朗声道:

\"军师所言极是!唯有攻克淮南,方能真正掌控整个荆扬之地。\"

\"只有完全占据荆扬,我等才有足够实力与袁曹两家决一死战!\"

\"此番讨伐吕布,势在必行!\"

帐中诸将闻言,热血瞬间沸腾。

众将领纷纷起身**,个个摩拳擦掌,争相要做先锋北上,为刘备攻破寿春城。

\"军师认为何时出兵最为妥当?\"

刘备虽然战意昂扬,却仍保持着理智,向秦牧征询意见。

秦牧此时反倒从容落座,轻啜一口清茶,徐徐道:

\"讨伐吕布固然紧要,却也无需急于一时。\"

\"眼下袁绍大军即将南下,极可能兵分两路:主力直取许都,偏师则由青州南下攻取徐州。\"

\"若袁绍占据徐州,届时我军攻取淮南后,便会与其正面交锋。\"

\"故此番北上,主公不仅要消灭吕布,更需做好与袁绍开战的准备。\"

\"粮草军械等物资,必须加倍筹备。\"

秦牧对袁绍南下的判断,与历史走向有所不同。

历史上袁绍南下时,聚集主力直取许都,与曹操展开决战。

当时曹操据守中原,而南方刘表、孙权分据荆襄和江东,尚未形成统一势力。

因此在袁绍眼中,南方不足为虑,只需击败曹操后便可各个击破。

但如今局面已截然不同。

刘备已坐拥荆州江东,若再拿下淮南,便等于完全掌控长江天险,统一南方半壁。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盘踞南方,袁绍岂会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