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知从此孙刘两家,皆与天下无缘。
世人嘲笑江东多庸碌之辈,唯鲁肃在这群见识短浅之人中,堪称独具慧眼的战略家。
周瑜之才,至多仅算得半个。
如此大才既入刘备之手,秦牧岂会坐视不理?
他当即在刘备耳畔低语:\"主公,鲁子敬有辅佐**之才,须得设法招揽。\"
刘备闻言,眼中精光闪动,惊喜地望向被缚的鲁肃。
又一位辅国良才从天而降?
刘备仔细端详鲁肃,这位相貌**的儒生,全然不似秦牧那般英挺出众,也不像诸葛亮那般器宇轩昂。
鲁肃看上去朴实木讷,毫无过人之处。
\"既得子璟举荐,此子必有大才无疑...\"
刘备按下疑虑,亲自为鲁肃松绑。
方才还慷慨陈词的鲁肃,见状怔住,一时茫然。
\"备久慕先生高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先生见谅。\"
刘备言辞恳切,执礼甚恭。
鲁肃恍惚半晌,方才回神。
\"素闻刘使君礼遇贤士,果然名不虚传。\"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鲁肃眼底泛起波澜,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只是他何等人物,转念便洞悉刘备这番礼贤下士的深意。
「子敬不过是淮南一介布衣,竟蒙刘使君垂青,实在惶恐。」
「然子敬虽愚钝,犹知忠义二字。」
「孙将军待我恩重如山,子敬唯有效死以报!」
这番铿锵之语,已然表明心迹。
未等刘备开口招揽,便被堵住了话头。
刘备一时语塞,只得将目光投向身旁青年。
「听闻名震江淮的鲁子敬,竟是这般愚忠之人!」
秦牧突然冷笑。
鲁肃闻言色变,打量着这位素未谋面的谋士,眉宇间浮现困惑。
此人究竟何方神圣?
「当今天下大乱,正是君臣互择之时。」
「阁下胸怀韬略,本当辅佐我主这般明君,共图大业。奈何明珠暗投,委身孙策帐下。」
「岂非愚不可及?」
秦牧语出惊人。
寥寥数语,竟将其抱负一语道破。
「此人怎会如此了解我?」
鲁肃暗自惊诧,目光中探究之意更浓。
稍作沉吟,便正色反驳:
「我主雄才大略,威震江东,当世豪杰!」
「子敬能得遇如此明主,何来明珠暗投之说?」
秦牧却摇头轻笑:
「孙策用兵如神,所向披靡,确不负小霸王之名。」
「可惜其人有两大致命缺陷,注定难成霸业!」
五百零一
鲁肃面色骤变。
刘姓老者亦竖起耳朵,想听听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在秦牧口中究竟有何不足之处。
\"孙策第一桩短处,便是性情暴戾嗜杀。\"
\"当年他扫平江东之时,多少豪杰志士枉死其刀下,真可谓尸横遍野,血染山河!\"
\"他人诛戮异己,或为震慑宵小,或为报血海深仇。\"
\"孙策**,却往往全凭心意,毫无章法。\"
\"名士高岱,不过因答问时多说了几句'不知',便被他扣上藐视之罪当场处决。\"
\"道士于吉,区区一介方士,只因在百姓间有些声望,便触了孙策逆鳞,非要斩之而后快。\"
\"但凡看谁不顺眼,他便是刀剑相向。\"
\"正因如此,孙氏虽踞江东多时,帐下文臣武将,除却自家宗亲,余者尽是当年随他渡江的旧部。\"
\"肯真心效命又受重用的江东才俊,十指可数。\"
\"究其根由,正是他残暴嗜杀,尽失人心!\"
\"子敬先生,且扪心自问,如此暴君,可配得上明主之称?可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秦牧目光炯炯逼视鲁肃,字字铿锵。
鲁肃胸膛剧烈起伏,眸中波澜迭起,显然这番话已令他心潮难平。
\"孙策第二处致命缺陷,便是轻佻无防!\"
\"身为一方之主,肩负三军将士与黎民百姓的生死荣辱。\"
\"既居此位,就该明白己身性命早非私有,而是系着万千生灵的存亡!\"
\"孙策在江东结仇无数,却仗着武艺超群,时常只带三五侍从便纵马游猎,毫无戒备之心。\"
\"这般行径,往轻了说是年少轻狂,往重了讲就是毫无人君担当。\"
\"若他真遭仇家毒手,致使江东再陷战火,又有多少无辜要为此丧命!\"
\"试问青史所载,可有哪位明君如他这般鲁莽无备,肆意妄为?\"
\"一个连自己性命都不知珍重之人,岂能活到逐鹿中原,问鼎九州之日?\"
秦牧的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将孙伯符的第二处致命弱点道破。
史册中那位小霸王,正是栽在这第二道命门上,终究丧命于仇敌的刀锋之下。
鲁子敬陷入长久的缄默。
眸中原本燃烧的斗志,此刻犹如被冰水浇透,正随着对方的话语逐渐瓦解。
\"此人竟能将伯符将军的命脉剖析得如此透彻?\"
\"难不成,他就是...\"
鲁肃蓦然抬首,目光如电射向秦牧:\"阁下莫非就是秦子璟?\"
秦牧笑而不语。
一旁的刘玄德挺直腰板,语气中难掩自豪:\"正是备之军师祭酒,秦牧秦子璟!\"
鲁子敬身形微颤,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重新审视眼前之人。
\"这就是那个运筹帷幄,助刘皇叔鲸吞荆襄的布衣谋士?\"
\"莫非连公瑾的连环计,也是被他...\"
无数惊雷般的猜想在鲁肃脑中炸响。
\"子敬所料不差。\"
\"自黄公覆献苦肉计诈降那日起,子璟便已洞悉公瑾欲施火攻,要焚我五万雄师!\"
\"昨夜斩黄盖,破周郎,毁你江东布局,全系子璟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