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骤起,战鼓撼天。
江东水师如狂潮般扑向北岸,千帆竞逐,战意滔天。楼船破浪,周瑜执剑登岸,身后士卒呼啸如虎。
然而——
营寨已成焦土,却无一兵一卒迎战。
火海之中,竟无半个人影。
周瑜蹙眉:刘备逃了?五万大军,岂能顷刻无踪?
更蹊跷的是——
黄盖何在?
忽然,陈武惊呼:
“都督!那边悬着一颗人头——”
“是蒯越!”
周瑜陡然一震,猛地抬眼看去,前方高耸的旗杆上赫然悬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正是蒯越的首级!
周瑜顿时面如死灰。
原本约定由蒯越诈降北岸,待东南风起时伺机脱身。
可此刻,蒯越的头颅竟高悬于水寨之上!
这是**裸的挑衅。
刘备这是在用蒯越的人头向他**!
\"不好!\"
周瑜猛然醒悟,厉声喝道:
\"全军即刻登船撤退!速回南岸——\"
军令既下,周瑜策马便要撤离。
陈武却茫然不解,不知都督为何突然下令撤军。
东吴将士们一时怔在原地,未能及时撤回战船。
已然太迟。
震天战鼓骤然炸响。
岸上高坡处,无数刘军将士如鬼魅般现身。
密密麻麻的箭矢化作死神之眼,牢牢锁定东吴军阵。
东吴军顿时大乱,惊呼四起。
周瑜急勒缰绳,回首望去,脸色瞬间惨白。
最担心之事终究发生。
黄盖的火攻显然失败。
这把火必是刘备亲自点燃,只为诱他大军登陆!
换言之。
他精心设计的连环计策,早被刘备悉数看破。
眼前这支从天而降的伏兵,正是刘备将计就计设下的绝命杀局!
\"我这般天衣无缝的谋划,怎会被刘备识破?\"
\"究竟何处出了纰漏?\"
周瑜面无血色,脑海中惊雷炸响,无数疑问翻涌不休。
突然。
他的目光穿透熊熊烈焰,死死钉住那面\"刘\"字帅旗。
金甲映火的刘备,正傲然立于军阵之中。
刘备身旁立着一位戴高冠、佩长剑,气质超凡的年轻谋士。
\"秦...秦牧!\"
周瑜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个名字。
绝对是秦牧!
整个刘备阵营,除了此人,还有谁能看穿他这完美无缺的计策!
可那小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无论是苦肉计、诈降计,还是铁索连舟——
每一条计策都环环相扣,毫无破绽。
除非能未卜先知。
否则就算是张良复生、谋圣降世,也绝无可能识破!
周瑜指节发白,俊美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
山坡上。
秦牧扬鞭直指,寒声道:
\"主公,周瑜既想火烧我军,我们不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让他也尝尝烈焰焚身的滋味。\"
刘备眼中杀意迸发,长剑出鞘:
\"传令**手,火箭准备!\"
号角声响彻战场。
五千张强弓同时引弦,漫天流火划破长空,宛如一张火网罩向慌乱的东吴水军。
东吴军阵顿时大乱。
士兵们像受惊的鸟群,拼命涌向战船。
火箭如雨落下。
惨叫声不绝于耳。
数百吴军被钉死在甲板上,转眼化作火球。
\"快护都督回主舰!\"
陈武声嘶力竭地指挥亲兵。
周瑜猛然惊醒,正欲拨马撤退——
十余支火箭已呼啸而至。
陈武等人拼命格挡,堪堪击落大半箭矢。
一只火箭撕开防线,直逼周瑜眉心。电光火石间,他偏头急闪,箭刃仍刮过脸颊,拉出血淋淋的口子。烈焰舔舐伤口,左脸顿时皮开肉绽,焦糊味混着血腥气弥漫开来。
\"呃——\"凄厉哀嚎划破天际,周瑜捂脸栽**背,锦袍沾满尘土。陈武等将领脸色煞白冲上前,却见原本玉面郎君的脸上斜贯着可怖焦痕,皮肉外翻如同蜈蚣。众人强忍惊惧,七手八脚将他架上旗舰。未等残兵尽数登船,慌乱的舵手已推棹离岸。
江面顿时乱作一团,百余战船竞相逃遁,万余江东儿郎被弃于北岸。土坡上,刘备令旗挥落,五万大军如决堤洪流席卷而下。降卒跪地的哀告与抵抗者的惨叫交织成片,鲜血渐渐染红江水。
旗舰甲板上的周瑜挣开搀扶,颤抖撑住船舷。逆风送来岸边的厮杀声,他望着对岸熊熊火光,指甲深深掐入木缝。
战船摇晃,伤兵哀嚎不绝于耳。周瑜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转身怒视陈武:
\"为何弃袍泽于不顾?未等全军登船就擅自撤离!\"
陈武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暗自咬牙——当时若不当机立断,此刻早已全军覆没。都督死里逃生,反倒来兴师问罪?
他垂首不语,任凭周瑜怒斥。
待怒火稍歇,周瑜环视残部。三万将士尚存,战船仅损三百余艘,根基未失。他暗自舒了口气,忽然振臂喝道:
\"本都督妙计岂是刘备能破?必是蒯越那懦夫泄露天机!折损区区万人何足挂齿?传令全军整顿旗鼓,待重振军威之日,必叫北岸血债血偿!\"
声浪在旗舰甲板上回荡,将士们眼中渐复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