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周瑜似被激起战意,转身向孙策拱手道:

“伯符,既是刘荆州求援,我等岂能坐视?”

“请下令进军荆州,一则会会刘备,二则领教那'谋圣再世'的虚实。”

此言既出,刘琮君臣暗喜相视,如获救命浮木。

孙策却眉头微蹙,以为周瑜中了蒯越之计,但碍于情面仍应允所请。

待刘琮等人退下,孙策正欲开口——

“伯符可是觉得,我中了激将法才劝你出兵?”

周瑜先声夺人,斟酒缓道:

“你终究小看周瑜了。”

长江两岸灯火依稀,周瑜立在案前指尖轻点地图上荆州所在。

\"伯符,这江陵城池我们势在必得。\"

\"即便刘琮不遣使来求,难道眼见玄德尽收荆襄九郡,我等只能徒叹奈何?\"

孙策眸光乍亮,手中酒樽停在半空。

\"公瑾此言极是!荆州之战在所难免。\"

\"今刘琮自投罗网,倒省了我们许多口舌。\"

周瑜振袖而笑:\"正好借他之名号令荆楚旧部,里应外合剿灭刘备。\"

帐外江风忽急,吹得烛火明灭不定。

\"当务之急是速取夏口。\"周瑜指向江防图,\"待剪除黄祖,便可顺流而下。\"

孙策击节赞叹:\"果真好计谋!\"

\"不过...\"鲁肃忽然出声,\"那南阳秦方士不可不防。\"

孙策闻言蹙眉,指节无意识敲打案几。烛花爆响声中,周瑜的笑意也淡了几分。

周瑜只是轻轻扬唇,眼底那份从容愈发明显。

\"秦牧此人确实诡计多端,这点毋庸置疑,我也从未轻视。\"

\"但蒯越对他的评价,显然言过其实。\"

\"蒯越号称荆州第一谋士,实则名不副实。\"

\"这般庸人所推崇之辈,伯符难道真以为秦牧能比肩张良,堪称谋圣降世?\"

这番话顷刻打消了孙策的疑虑。

孙策眉宇间重现傲色,嗤笑道:\"公瑾说得在理,蒯越虚有其表,他的评价不值一提。\"

\"我就不信那寒门出身的秦牧,真能胜过你周郎的智谋!\"

鲁肃静默不语。

孙策再不迟疑。

四万江东水师旌旗蔽空,直逼夏口而去。

……

十日后,江陵州衙。

刘备与麾下众将聆听夏口战况。

\"孙策借刘琮盟友之名,率四万水军西进,直取夏口。\"

\"黄祖出兵迎战,水师尽丧,只得退守城内。\"

\"孙策大军围城猛攻,夏口现已岌岌可危!\"

陈到刚念完军报,众将便纷纷望向秦牧。

刘备轻抚短须叹道:\"果如军师预料,孙伯符按捺不住抢先对黄祖出手,倒是替我们铲除了江夏水军。\"

\"可惜刘琮竟与世仇孙策勾结,不知其父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秦牧漠然道:\"刘琮不过蒯越掌中傀儡,被迫依附孙策罢了。\"

\"此二贼已是秋后蚂蚱,不足挂齿。\"

\"如今夏口危在旦夕,主公是时候出兵了,免得黄祖溃败让孙策独占夏口。\"

【计策初现】

众将目光灼灼,齐集于刘备身上。

刘备拍案而起:\"黄汉升何在?\"

\"着你领五千精兵,假借运粮之名顺江东下,趁夜于陆口登岸。\"

\"沿陆水疾行,翻越幕阜山,直扑柴桑城!\"

【奇谋点破】

厅中哗然。

黄忠怔然未应,众将视线齐汇地图——那个被朱砂圈出的\"陆口\"。

秦牧负手而立,指尖划过羊皮地图:\"孙策倾巢攻夏口,柴桑必然空虚。\"

\"柴桑告急,其必回救。\"

\"此乃围魏救赵之策。\"

他眉峰微挑:\"长江水道被锁,咱们便走陆路。\"

\"经陆水,穿幕阜,出其不意兵临柴桑。\"

\"届时黄老将军只需虚张声势...\"

堂中烛火忽明忽暗,映着众将恍然的面容。

秦牧轻叩案几:\"这夏口,终究要姓刘。\"

黄忠拍案叫道:“军师这招围魏救赵当真妙极!”

他忽又一怔,捋须道:“经军师点拨,老夫才想起陆口确有陆路能绕至柴桑南面。只是老夫驻守长沙多年,对此路仅略有耳闻,未曾亲历。军师久居新野,怎会对千里之外的陆口地势如此熟悉?”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露讶色。

秦牧笑而不答。

他怎会不知?

皆因能以史为镜。

赤壁正在陆口西侧。

前世记忆中,曹操轻取荆州后欲顺江东进,周瑜率联军屯驻赤壁,在此打响定鼎南北的赤壁鏖战。

此战结局,自是曹操惨败。

但大战为何选址赤壁?

只因赤壁乃陆口门户,若失此隘,陆口必陷。

陆口若破,曹操精锐步骑便可沿陆口道直扑柴桑。

水战周瑜尚有胜算,陆战如何抵挡曹军铁骑?

故而周瑜唯有死守赤壁,保陆口无虞。

秦牧既知这段典故,自然明白陆口关键,方能定下这陆路奇袭、围魏救赵之策!

在黄忠看来,这位秦军师当真神机莫测。

刘备笑道:“汉升何须讶异?莫说荆州,纵是天下山川,子璟亦了然于胸。”

对刘备而言,这早已是寻常事。

总归一句:休问秦牧从何知晓,信他便是。

“老将军莫非怕了孙策那小儿的铁蹄?”秦牧挑眉相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