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2)

刘备听得云里雾里:\"军师所言'那人',究竟是何方高人?\"

望着刘备困惑的面容,秦牧忽然恍然大悟。

\"那可是自比管仲的奇才,自然要端着几分架子,怎会轻易主动来投?\"

\"当初我不也是略施小计,才让玄德公三顾茅庐的么...\"

想通此节,秦牧会心一笑,轻轻合上了名册。

“主公,牧突然想起一桩要紧事,需先行告退处理。”

秦牧起身向刘备拱手作揖。

这突如其来的古怪言行,反倒激起刘备更大的兴致。

刘备连忙站起追问道:“子璟究竟有何要事,非得亲自处置不可?”

秦牧嘴角噙着莫测笑意,眸光深邃道:

“牧此行为主公寻访一位能作我臂膀,共襄大业的经世之才!”

襄阳城西北,卧龙岗。

草庐之内。

素衣少女诸葛玲正倚栏做着针线。

“刘玄德当真了得,转瞬便渡过汉水,吓得刘景升仓皇逃窜,如此轻易便取下襄阳。”

“阿亮与元直近来总在议论那个新野人秦牧,此人真有传闻中那般不凡么?”

“如今襄阳易主,局势动荡,我劝阿亮莫要外出,他却总不听劝,不知又去了何处...”

诸葛玲喃喃低语,指尖银针微微一顿。

先前诸葛玄病逝,姐弟二人刚料理完伯父丧事,又逢襄阳变天,刘表败走。

接连变故让少女心中始终难安。

正恍惚间,忽闻车马声响,院外传来纷杂脚步声。

诸葛玲抬眸望向窗外,雪腮顿时失了血色。

但见草庐外不知何时停了辆马车,四周肃立着数十名甲士。

这般阵仗令少女纤指悄然攥紧衣角。

强自镇定后,她匆匆搁下针线,怀着忐忑步履来到院中。

吱呀——

柴门轻启。

一位青衫如玉的俊逸公子翩然而入。

“不知贵客临门有何贵干?”

诸葛玲敛衽为礼,嗓音微颤。

年轻公子拱手还礼,温言道:

“在下秦牧,特来拜访诸葛孔明,不知可在家中?”

诸葛玲心头猛然一震,眸光随之微颤。

\"秦...秦牧?\"

\"阁下莫非是刘皇叔帐下那位军师,秦子璟先生?\"

她的嗓音带着几分轻颤,惊疑不定地打量着眼前这位不期而至的来客。

秦牧浅笑颔首:\"正是在下。\"

诸葛玲气息微滞,身形僵立。

她万万不曾想到眼前之人竟是传说中的秦牧——

那个令胞弟诸葛亮与徐庶时常称道、钦佩不已的奇才?

那个运筹帷幄助刘皇叔渡过汉水、攻克襄阳的谋士?

那个让自比管乐的胞弟都心生向往,甚至欲拜其为师的绝世高人?

此时此刻。

这般传奇人物竟亲临诸葛家,就这样真切地站在她面前?

诸葛玲心潮激荡,只觉心跳如鼓,恍若置身梦境。

\"不知姑娘如何称呼?与孔明先生是...\"

温润的询问打断了她的恍惚。

诸葛玲陡然回神,连忙欠身施礼:\"小女子诸葛玲,孔明正是家弟。\"

原来是孔明之姊。

秦牧依稀记得诸葛亮确有一位姐姐,似是许配给了蒯祺。

眼前这位应当就是诸葛玲了。

只是她原本的夫君蒯祺,若未记错,似乎早已命丧甘宁刀下...

\"原来是诸葛姑娘。\"

秦牧微微颔首,继而问道:

\"在下久闻令弟才名,特来拜访,不知孔明可在府中?\"

\"实在不巧,舍弟清晨出门,约莫要午后方能归来。\"

诸葛玲面露歉意答道。

她心底却忽生疑虑:以秦牧这般身份,为何突然屈尊造访自己弟弟?

自家弟弟虽天资聪颖,毕竟是外乡人,在荆州名士圈中并无多少名声。

更何况,如今的诸葛亮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说难听点,毛还没长齐。

至于秦牧?

他可是刘备这位襄阳新主最器重的军师谋士。

如此地位悬殊之人,突然毫无征兆地登门拜访弟弟?

这不合常理!

得知诸葛亮不在,秦牧开口道:

“来都来了,可否讨杯茶,等等令弟?”

诸葛玲一愣,没想到这位秦军师竟如此执着,心下愈发忐忑。

可她不敢拒绝,只得挤出笑容:

“秦军师光临寒舍,是我诸葛家的荣幸,民女求之不得。”

“只是草屋简陋,怕委屈了秦军师。”

秦牧摆摆手,笑道:

“无妨,我本就是寒门出身,自家的破屋子比这儿强不了多少。”

说罢,不等她回应,便径直踏入草堂。

周仓率亲卫将草屋团团围住。

秦艾紧随其后,侍立一旁。

诸葛玲无奈,只得跟进去,忙不迭端茶递水,奉上点心。

“嗯,茶香醇厚,好茶!”

“这桂花糕甜度刚好,不错。”

秦牧毫不客气,边吃边夸。

“都是民女随手做的,秦军师若喜欢,我再拿些来。”

诸葛玲又端上几碟精致点心。

秦牧吃得兴起,赞道:

“诸葛**手艺当真了得,这些点心很合我口味。”

被他这么一夸,诸葛玲心里暗喜,脱口而出:

“秦军师喜欢的话,我天天给您做都行——”

话音未落,她猛然意识到失言,顿时羞红了脸。

难不成日日都要给人家做?

莫非你是秦牧的内眷不成,才有这朝夕相对的福分,天天为他准备点心...

诸葛玲察觉失态,双颊霎时飞起红霞,忙低头轻咳几声,遮掩那份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