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璟入新野前竟已算准刘表会求和,更算准其必救蔡家兄弟。”
“如此神机妙算,当真如同未卜先知,实在令人叹服......”
刘备心中震撼难言,望向秦牧的眼神又添三分钦佩。
蒯褀却僵在原地。
这条件完全打乱了他的预想。
身为刘表使臣,却要劝主公部将投降敌营?
简直荒谬绝伦!
此事若传扬开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刘表。
更令荆州文武心寒齿冷。
第173节
“……罢了,我蒯家与蔡家向来同气连枝。只要能救回蔡和,付出任何代价都值得。”
沉吟良久,蒯祺终究说服了自己。
他沉重地叹息一声,勉强拱手道:“下官身为使者,可代我主承诺,将文将军家眷送至新野。”
“至于文将军,下官此刻便可前去劝他归顺刘使君。”
刘备侧目望向秦牧。
君臣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
随后,刘备令亲卫带领蒯祺前往文聘处劝说。
约莫半个时辰后。
文聘与蒯祺先后返回厅堂。
前者目光炯炯,神色豁然开朗;后者却满脸窘迫,黯然低首。
文聘大步上前,向刘备郑重一拜,朗声道:“承蒙刘使君厚爱,竟以蔡和交换末将家眷!文聘如今幡然醒悟,愿追随使君,共扶汉室!”
——
文聘的归降令刘备欣慰不已,他不**向秦牧。
若非这位军师洞察人心,运筹帷幄,自己岂能再添一员虎将?
“仲业快快请起!”刘备上前扶起文聘,拍着他的肩膀道,“我得仲业,远胜得新野!从今往后,你我同心协力,共襄大业!”
寥寥数语,却令文聘心潮澎湃。
一种久违的使命感在胸中激荡——那正是匡扶汉室的炽热信念!
同为汉室宗亲,根正苗红的刘表从未流露过这般志向。而此前文聘效忠于刘表,不过是尽臣子本分罢了。
新人主截然不同之气象,令老将胸中平生首度燃起为信念而战之炽热。
\"仲业愿誓死追随主公,为大汉基业肝脑涂地!\"
甲胄铿然作响,文聘以额触地立下铁血誓言。刘备目露激赏,连道三声\"善\",执手扶起降将亲斟醴酒。琥珀琼浆映着两双相契的眼瞳,盏落之时终成生死契阔。
满堂豪笑震屋瓦之际,蒯褀袖中十指掐入掌心。强撑笑颜趋前作揖:\"恭贺使君得此虎将。下官既践前约...\"
刘备睨视打断:\"蔡中尸首可速携去,待文府家眷至,自当释蔡和归。\"那荆州说客如蒙大赦,仓皇携尸遁出城门。
当夜火把照彻衙署,贺捷宴与接风席并作盛筵。酒过三巡,文聘忽整衣冠向秦牧执盏:\"昔坐守要津却有目如盲,未识军师卧龙之才,该罚!\"
秦牧转着青瓷羽觞轻笑:\"纵使伯乐举荐,刘景升肯用白身寒士乎?\"
\"军师洞若观火。\"文聘仰颈饮尽苦酒,\"若荆州真能唯才是举...\"言未尽意,满座将领皆会心而笑。
文聘搁下酒盏,起身向刘备肃然拱手:
\"属下冒昧揣测,主公与刘表的和议,不过是一时权变。\"
\"不出数月,主公定会挥师南下,先取樊城,再饮马汉水,直捣襄阳?\"
\"不知属下所言然否。\"
刘备用人不疑,既然文聘已归顺,便坦然颔首。
\"樊城乃襄阳门户,城高池深,粮秣足支一载。\"
\"刘表新野既失,必集重兵驻守樊城,以御主公,护卫襄阳。\"
\"若要攻破此城......\"文聘忽而一顿,\"纵使以主公神武,兼诸葛军师妙算,破城亦非易事。\"
话音陡然一转:\"然则即便拿下樊城,尚有汉水天堑横亘。\"
\"欲渡汉水取襄阳,非有善战水师不可。\"
\"可惜主公帐下......并无舟师。\"
\"刘表却在樊城驻有水军。\"
\"战船四百余艘,水卒八千之众,皆由张允统率。\"
\"恕属下直言,若无舟师之利,纵有百万雄师,亦难渡汉水半步。\"
文聘一席话,将刘备取襄阳的两道难关剖析分明——
樊城雄关!
汉水天险!
厅内欢宴之息骤然凝滞。
\"大哥,文将军这话在理。\"
\"俺早听说,荆州最硬的骨头就是樊城。\"
\"要是刘表真在樊城塞上万把精兵,咱们这七八千人怕不够啃。\"
\"再说水军这茬——咱们连条舢板都没有,难道让弟兄们凫水过去?\"
\"可咱们北方汉子十个有九个是旱鸭子,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
张飞抓挠着后脑勺,铜铃眼里满是愁云。
刘备神情逐渐凝重,不由得将视线投向秦牧,欲求锦囊妙计。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樊城虽号称荆州头等坚城,终究是座死物,以秦牧之才智未必无**之法。
但缺乏水军这个致命短板,纵使秦牧智计百出也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战船就是没有战船,秦牧终究是凡人而非神仙,难道还能凭空变出数百艘战舰不成?
想到这里,刘备最终选择沉默。
\"主公不必忧虑,破樊城之计牧已胸有成竹。\"秦牧突然开口,语带玄机,\"至于战船之事,待破城之后自然唾手可得。\"
厅中众人闻言顿时骚动起来。
\"军师说能破樊城,俺老张信得过。\"张飞粗声嚷嚷道,\"可说破城就有战船,这不是糊弄鬼嘛!难道你还能施法变出来不成?俺可不信这套!\"
\"翼德!\"刘备厉声喝止。
张飞缩了缩脖子,摸着后脑勺悻悻住口。
刘备难掩好奇,追问道:\"子璟,攻取樊城尚在情理之中,这战船又从何而来?\"
此刻不仅张飞,连文聘等降将都露出狐疑之色,齐刷刷盯着秦牧。
秦牧笑而不答,只是凑近刘备耳语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