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号突击舰如同宇宙中的一片幽暗魅影,悄无声息地滑行在火星与火卫二之间的碎石带阴影中。舰体表面覆盖着最新型的吸波复合材料和多频段光学迷彩涂层,引擎以最低功率维持着惯性滑行,所有非必要系统全部静默,如同一块冰冷的陨石,完美地融入了这片死寂的太空坟场。
舰桥内灯光昏暗,只有控制台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冷光,映照着洛城、杨凡、古再丽三人凝重的面容。
“抵达预定潜伏坐标,距离‘熔炉’基地外围警戒圈零点三光秒。”舰长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到什么,“主动扫描已关闭,被动传感器全开。我们不能再靠近了,火星的反隐探测网比情报显示的还要密集。”
主屏幕上,远方那颗锈红色的星球边缘,一个巨大的人造结构逐渐清晰起来。火星“熔炉”前线技术中继站。它并非传统的空间站或轨道平台,而是一个依附于一颗被捕获的小行星残骸建造而成的、狰狞而庞大的复合体。小行星本身被掏空和改造,表面覆盖着厚重的、不断蠕动般的暗红色生物装甲层,无数粗大的能量导管和生物输送管道如同扭曲的血管般缠绕其上,连接着各处凸起的炮塔、感应器阵列和舰船泊位。整个基地散发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混合了工业冰冷与生物活性的诡异气息,如同一只匍匐在巢穴中的、沉睡的钢铁巨兽。
“能量读数确认,基地防御等级…极高。”古再丽紧盯着传感器屏幕,手指飞快地操作,将捕捉到的信号放大分析,“检测到至少十二个高功率生物能量反应核心,分布均匀,应该是新型防御炮塔。巡逻舰队信号…三支‘血刃’级编队,呈交错巡逻路线。等等…还有大量小型、高速移动的低能量信号…是‘清道夫’集群,它们在基地外围构成了动态感应屏障!”
“地面防御呢?”洛城问,声音平静,但眼神锐利如刀。
“基地表面…”杨凡接过话,调出高倍光学望远镜捕捉到的画面,忍不住骂了一句,“妈的,这简直是刺猬成精了!”
画面中,“熔炉”基地的表面,几乎看不到任何裸露的金属。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如同丛林般矗立的生物炮塔。这些炮塔底座是坚固的合金,但顶端的发射器官却如同某种活体组织,不断开合蠕动着,表面覆盖着粘稠的、具有能量吸收特性的生物胶质层。更令人心悸的是,在基地的几个主要入口和能源节点附近,可以看到数十台高度超过十五米、通体呈暗红色、造型更加狰狞的机甲在缓缓巡逻。它们的装甲呈现出粗糙的、类似生物角质层的纹理,关节处覆盖着厚重的骨板,手臂搭载的不再是传统的炮管,而是某种如同巨大生物螯肢或能量喷射器官的武器。
“确认目标,‘地狱犬’型生物机甲。”古再丽将图像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生物装甲对激光和粒子束武器抗性极高,常规磁轨炮穿甲弹需要连续命中同一部位才能有效击穿。它们的能量武器带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某种精神干扰效应,低频波动与‘零号样本’散发的污染有微弱相似。”
“弱点分析?”洛城追问。
“关节连接处相对薄弱,尤其是腿部液压传动结构和肩部能量输送管道接口。头部传感器集群是重点保护区域,但一旦击毁,会使其暂时‘失明’。”古再丽快速汇报,“最麻烦的是,它们似乎具备某种低级别的蜂群思维,攻击和防御协同性极强。而且…基地的生物装甲层似乎能为它们提供持续的能量补充和信号中继。”
“领主级机甲有发现吗?”洛城看向基地最核心的区域,那里被一层厚重的、不断搏动的生物能量护盾笼罩,传感器无法穿透。
“没有直接信号。但核心区的能量流异常集中且稳定,远超常规指挥中心所需。推测存在高优先级目标,大概率就是它。”古再丽摇了摇头。
潜入的难度,远超预期。阿布凯奇显然将这里打造成了铁桶一般。
“强攻肯定不行,我们这三台机甲还不够它们塞牙缝的。”杨凡瓮声瓮气地说,握紧了拳头,“必须找到防御漏洞。”
“漏洞…”洛城目光扫视着整个基地的结构图,最终停留在那些不断蠕动、分泌着粘液维持“清道夫”集群的生物管道上,“这些输送管道,内部结构复杂,防御相对薄弱,而且是直接通往基地内部的‘血管’。”
他放大其中一条位于基地阴影面、相对隐蔽的大型管道接口处:“这里,传感器密度较低,巡逻间隙有大约四十七秒的空窗期。‘影袭’的光学迷彩和电子伪装,能否骗过入口的生物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