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刘虞作为东海恭王之后,属东汉王爵嫡系,远比刘备这种远支西汉宗亲更具分量,也更容易查证。
然而西汉诸侯王的后裔经过数百年繁衍,枝繁叶茂。加之王莽篡位期间宗谱散佚......如今洛阳宗**的记载早已残缺不全。像刘备这般隔了十几代的远支,纵使真有中山靖王血脉,恐怕也淡若游丝。
以刘虞曾任宗正的身份,怎可能在洛阳见过刘备的籍档?即便见过,又怎会记得?
刘虞话中深意昭然若揭——他分明是要为刘备正名,将其录入京师宗室名册。
这显然是在向刘备抛出橄榄枝。
八百九十一
刘备虽知对方意在拉拢,心中却涌起难以抑制的欣喜。
他恍惚觉得,命运的转机竟在此刻悄然降临。
面对刘虞的询问,刘备将家族渊源细细道来——从世代居住的涿郡,到曾任范县县令的祖父刘雄,但凡能忆起的家族往事,皆娓娓道出。
刘虞始终静默倾听,直到听闻刘雄乃孝廉出身的县令时,抚须展颜道:\"妙极!若果真如此,汝刘玄德这一支必在宗室谱牒留有记录。待老夫遣人赴长安查证,便可为汝正名。\"
\"大司马何以如此笃定?\"刘备难掩疑惑。
刘虞笑道:\"宗室籍贯文书虽浩如烟海,但既知世居之地,又晓汝祖辈孝廉出身,以此为线索,定能寻得汝名。\"
彼时汉室宗亲皆按制群居,朝廷查访登记更为便利。
\"只要在宗室文册找到汝族谱,老夫便亲自为汝作保。\"刘虞执笔在缣帛上挥毫,\"届时以族人礼遇相待,助汝早日建功立业。\"
刘备闻言如闻惊雷,当即深深作揖:\"大司马栽培之恩,备虽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
刘虞笑着递来墨迹未干的缣帛:\"玄德且看。\"
原来这是写给现任宗正刘松的手书。此人乃名臣刘宽之子,按汉律唯有宗亲可任此职。刘虞要其凭刘雄、刘弘的孝廉记录,查证刘备族系——既有朝廷选部的档案为凭,即便宗室文书繁杂,亦非难事。
【宗亲提携】
刘虞与弘农刘氏素有往来,此番亲自请托宗正刘松调阅刘备族谱。此事于刘松不过举手之劳,况乎刘虞情面,他人若求此等便利,刘松断不会多看一眼。
刘备双手微颤接过文书,虽面色如常,颌下短须却泄露了心绪激荡。他深揖及地,刘虞却摆手止住:\"玄德且坐。要谢便谢荆州刘伯瑜,若非他举荐,老夫尚不知幽州军中有此等宗室英才。\"
\"可是刘景升公子?\"刘备讶然。
刘虞颔首:\"正是。此子言道护君盟除刘景升、老夫两家外,更需广召宗室俊杰共赴国难。而首推之人——便是你刘玄德。\"
刘备暗自纳罕:素未谋面之人,何以知我?
此时刘虞肃然道:\"待宗正验明谱系,老夫或认你为昆仲,或为叔侄,届时奏请朝廷授你渔阳都尉之职。\"
此言如惊雷贯耳。护君盟诸公皆当世名流,若能列席其间,足可跻身州郡名士。都尉乃两千石要职,更兼开府治事之权,显见刘虞欲委以幽州兵事。
刘备当即长拜:\"承蒙明公垂青,备愿肝脑涂地。\"
(
\"无需多礼。\"刘虞轻抚长须,温言道:\"你当知晓,刘氏子孙若入盟誓,便当以社稷为先。我等宗亲,紧要关头须舍私情全大义,切莫自毁清誉......你可明白其中深意?\"
刘备心头微动。
他自然懂得这番话的分量。
加入宗亲盟约,就如同戴上一顶无形的冠冕,终生不得卸下。倘若因与公孙瓒的私交而违背盟约,不必刘虞出手,天下士人的唾骂就足以令他万劫不复。
今日若应允,便是与军功集团彻底割席,同昔日同窗各奔前程。
略作思量,刘备肃然拱手:\"备必当谨守臣节,以江山社稷为念。既入宗盟,此生不渝。\"
\"甚好。\"刘虞面露赞许。
......
与此同时,许衡营中也迎来另一位贵客——议郎刘范。
\"侄儿拜见叔父。\"许衡执礼甚恭,\"叔父舟车劳顿,请先入帐歇息,晚间再设宴为您接风。\"
比起文弱的刘瑁,刘范生得虎背熊腰,虽着儒袍却自带凛然之气。只一眼,许衡便知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史载其曾密谋诛杀李傕,虽事败身亡,却足见胆识。
身为董卓送来的人质,刘范此刻面色阴沉。面对许衡的礼节,他只草草拱手,便大步流星走向军营深处。
看来,这是认命了。
许衡对张任交代道:\"对这位益州长公子要以礼相待,不要限制他的行动自由。他想去哪里就让他去,记住不要明着派人跟踪监视......至少不能让他察觉有人监视。\"
张任不解地问:\"为何?他不是人质吗?难道任由他在军营里随意走动?\"
许衡淡淡一笑:\"他确实是人质,但我们不能让他有这种感觉。要给他适当的自由,让他放松警惕,甚至让他误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最好。\"
\"伯瑜!伯瑜!\"
帅帐外突然传来张允急促的喊声。
许衡正在帐内做俯卧撑锻炼核心肌群。
张允进帐后看到这个姿势,不由得愣住了。
这是什么姿势?
杜嫣才离开几天,伯瑜就憋成这样了?
怎么都开始对着地面发狠了?
张允望着许衡的姿势,陷入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