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身着铁甲的亲卫上前低声道:“您先撤,末将断后!这些袁军实在古怪!”
果然!
曹纯顿时更加惊疑。
从偏将到军中小校,众人都察觉异常——这分明是一支亡命之师。他们冲锋时全然不顾性命,只为撕开防线。
“保护军师突围!截住曹纯!”
远处传来的吼声让曹纯猛然醒悟——对方竟要从乌巢方向破围!
后有追兵,前有死士,偏偏选乌巢突围?简直荒谬!
许衡当真如此可怕?
既有这般视死如归的胆魄,为何不去迎战许衡,偏要盯着我厮杀?
曹纯心中苦涩如吞黄连,此刻唯有全力突围。
这些敌兵,究竟着了什么魔?
残阳如血。
乌巢火光冲天,郭图率大军冲入粮仓重地,烈焰吞噬着堆积如山的粮草。
军营大乱。
袁军士卒前赴后继地冲向火海,拼死焚烧粮秣。
守军刚杀退一波,立刻又有亡命之徒涌上。
鏖战整夜。
万余袁军最终仅千余人投降,却有数十骑趁乱早早遁走。
待乌巢大火被扑灭,曹纯帐下已折损十三员将领、五千精锐。
痛彻肝肠!
焦土之上硝烟弥漫,残戟断矢散落遍地。曹纯满面尘灰地巡视废墟,听着残部汇报伤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夜色深沉,**坐在石墩上长吁短叹。
这场战役虽歼敌过万,但赢得实在窝囊。
要不是人多势众,乌巢恐怕早已被袁军攻陷。
明明占据地形优势,却差点败北...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懊恼地捶打膝盖。
\"怎会如此失策?\"
正当曹纯郁结难消时,副将匆匆赶来禀报:\"将军,乌巢军粮大半被焚,仅剩万石需立即运往邺城。\"
曹纯闻言脸色更加阴沉——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袁军不惜伤亡数万,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烧毁乌巢粮仓。
尽管损失惨重,但郭图的计谋确实得逞了。
\"许衡呢?许衡人在何处?!\"
曹纯终于按捺不住,拍案怒吼。
\"属下...不知。\"
副将低声回答,他确实搜寻过,却始终找不到许衡部队的踪迹。
这支本该在外围伏击的军队,既没有回援乌巢,也未形成夹击之势,导致防守如此被动。
\"有降卒交代,刘备部队原本也在伏击序列,却提前撤出了山谷。\"
\"据说是关羽率领三千骑兵牵制了许将军,恐怕许将军正在追击关羽。\"
\"关羽?\"
曹纯气得浑身发抖。
这能相提并论吗?!
许衡你这个混账!!!
要不是你擅离职守,袁军怎会破釜沉舟!
凭什么你惹的祸,要我来承担后果!
......
乌巢外围山岗上。
许衡在另一处高地支起营帐,随从取来山泉煮茶,典韦等人正在饮酒作乐。
他们在此安营扎寨多时——从一开始,许衡就没打算驰援乌巢。
毕竟未接到明确军令,擅自增援反而会落下违抗军令的把柄。
这罪名可不轻,一旦被主公严加追究,免不了被狠狠宰上一刀。
他们驻守在这山头,并非无所事事。
真正目的,是围困关羽。
收编颜良残部后,许衡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军情,很快发现刘备的部队已撤离乌巢。
刘备并未随郭图进入,而是留下关羽率数千精锐骑兵断后。
既然有人殿后,许衡自然不会轻易放走刘备。
短短一夜激战,关羽便被围困在这座小山丘上。
关羽此时已陷入绝境,各处关隘均被许衡兵马占据,不出几日,粮草断绝,军心必乱。
即便麾下将士再忠心,也不愿陪他死守此地。
许衡要的,是招降。
“主公!”
不多时,赵云策马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后快步登上山坡,向许衡抱拳禀报:“关羽愿降,但提出三个条件。”
“行,都答应。”
许衡懒得细听。
这类主线剧情,他早已烂熟于心。
“主公,还是听听吧!”
赵云面露难色。
“好好,说吧。”
许衡不耐烦地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