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2)

如此机敏,确实才思过人。

相比之下,这位公子就显得...

\"杨修!你到底什么意思?\"

袁熙察觉出氛围微妙,不愿多作停留,起身欲离席。临行前,他朝杨修迫近数步,目光如刀。

这场鸿门宴分明是冲他而来。若非听信沮授建言未带谋士,何至于单骑赴会?此等安排,实在有失公允。

\"杨修!今日这宴,可是许君侯授意?\"袁熙厉声喝问。

杨修应声而起,满座宾客同时站定。厅中不乏佩剑儒生,皆冷眼相向。院外五十龙骑已横戟待命,随时准备擒拿。

袁熙环视四周,面无惧色。他心知今日难以善了,却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许衡既受袁氏恩惠,为何反倒与曹氏沆瀣一气?莫非真甘心屈居人下?

\"袁公子,到此为止罢。\"杨修负手出列,年轻面庞写满倨傲,\"当年袁公引董卓入京,致使天子蒙尘、洛阳焚毁。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皆因袁氏权谋所致。\"

\"今日杨家耻与袁氏为伍。烦请转告令尊:杨氏从此与袁氏恩断义绝。我自当追随许君侯与曹丞相,倒是袁家......\"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不如早日归顺朝廷。\"

袁熙闻言冷笑:\"清河杨家既有书信来往,你在此大放厥词,莫非是要欺师灭祖?\"

\"住口!\"杨修猛然戟指,\"那必是尔等伪造家书!\"

“呵,既然君侯不欢迎,我走便是。”

袁熙强压怒火,胸口剧烈起伏。

“把粮草还来。”

杨修闻言放声大笑,满堂青年才俊随之哄笑,厅内顿时充满快活气息。

“还?送出去的礼哪有收回的道理?”

“袁氏好歹也是名门望族,这般行事,不怕沦为笑柄么?”

杨修轻描淡写一句话,让袁熙如坠冰窟。

他终于想通了——

许衡根本就是个**!

什么感恩戴德,什么规避猜忌,全是幌子。

对方纯粹就是要羞辱他。

卑鄙!

袁熙指节捏得发白,怒火几乎要冲破天灵盖。可环顾四周——

双拳难敌四手。

“邺城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告辞!”

“但愿诸位来日还能这般趾高气扬!”

他睥睨全场,将每张面孔刻进脑海。

随即踹翻桌案,拂袖而去。

……

黄昏时分,袁熙率八百亲卫疾驰出城。

此等奇耻大辱,岂能善罢甘休?

却在二十里外的山谷突遇伏兵。

五千铁骑如潮水涌出——

他栽了。

山寨篝火噼啪作响。

下午那场遭遇战毫无悬念,袁熙的亲卫在两次冲锋后便溃不成军。战马被夺,三百人缴械,余众非死即伤,四散奔逃。

袁熙甚至没看清敌酋面目,就被扔进地牢。

吼叫半日,冀州公子的名号毫无威慑,门外寂静如坟。

每当他想扒着铁窗窥探,窗外就会突然传来骇人的重击声。

冀州腹地。

蜷缩于暗角,冷汗涔涔。

竟有人胆敢劫持袁氏贵胄?!

堂堂袁家二公子,八百铁骑拱卫,竟于瞬息间土崩瓦解。

何人所为?

答案呼之欲出——许衡。

冀州境内有此能耐者,唯此一人而已。

此人诈称踏春,实则早料定吾必经此道,设伏多时。

半途突袭,囚我于暗室,意图勒索家父。

什么儒士风范,分明是豺狼心性!

愈思愈怖,此人行事诡谲难测。

素未谋面,安知会否酷刑加身,甚或痛下**?

……

山寨另一侧厅堂内。

许衡、贾诩、典韦及新投将领夏侯兰围炉而坐。

春寒料峭,炭火噼啪作响。

\"早知又是劫掠勾当,岂会信你踏春鬼话……\"

典韦偷觑主帅,暗自腹诽。

白带了诸多美酒佳肴,结果竟是重操旧业。

此番更甚,竟假扮山匪截击袁熙!

依例取信物索要赎金——此等行径,连黑山贼寇亦不敢为。

然许衡偏敢为之。

率五千精卒,说干便干。

昔年匪帮不敢动手,一惧袁绍百万雄师报复。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二则根本近不得**公子身侧。

(

袁氏绝不会容许自家公子与草寇流匪往来。

昔日的许衡已非吴下阿蒙,如今位列君侯,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

这终究与山野贼寇不同。

可细想之下,似乎又殊途同归。

袁本初如何能料到,许君侯竟会行此手段。

\"且先去会会这位**公子。\"

许衡舒展筋骨,连日休整已毕。牢狱中的袁显奕想必也捱够了时辰。

是时候当面叙话了。

他并不打算掩饰身份——索要赎金时自可假托匪类之名。

但面对袁熙,就该堂堂正正亮出旗号。

好教他回去传话,让袁本初明白。

往后莫再耍这些花样。

\"君侯三思!\"

贾文和疾步上前,眉宇间隐现忧色:\"若亮明身份,冀州与我等便再无情面可言。袁绍恐会即刻兴兵来犯。\"

\"不必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