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堂弟一脸委屈:“可我觉得这样好看啊,上次给东京的客户做门,他们还夸我雕得精致!”两人正僵持着,柯南踩着滑板突然出现——他听说长野县在装修新酒店,特意缠着赤井秀一开车带他来“考察”。看到雕满花纹的推拉门,柯南推了推眼镜:“安室先生,其实可以把花纹磨掉一半,只在门的角落留几朵小樱花,既保留日式元素,又不会太复杂,就像侦探推理时,留下关键线索就够了,不用把所有细节都摆出来!”
降谷零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柯南,你这‘侦探式审美’比我们这些成年人还靠谱!”佐藤堂弟也点头:“行,我这就去磨掉花纹,保证弄得漂漂亮亮的——对了,小侦探,你要不要尝尝我妈做的樱饼?比东京的还甜!”
柯南刚接过樱饼,就被元太的大嗓门打断:“柯南!你在哪?我们找到超有意思的东西了!”只见少年侦探团的小伙伴们举着个竹编灯笼跑过来,灯笼上歪歪扭扭画着只秋田犬,正是郑鹤岁设计的“混搭款”灯罩。“郑哥哥,这个灯笼太好玩了!我们能不能也在客房里挂一个?”步美仰着小脸问。
郑鹤岁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你们要帮我个忙——给灯笼上的秋田犬画个小领结,这样才符合‘酒店气质’。”于是,少年侦探团瞬间变成“装修小帮手”,围着灯笼涂涂画画,元太还不小心把颜料蹭到了脸上,活像只刚偷吃完鳗鱼饭的小花猫。
装修进度一天天推进,各楼层的风格也渐渐清晰。一楼日式区,推拉门只留着角落的樱花纹,榻榻米上铺着素色棉垫,窗边摆着小巧的枯山水,阳光透过纸拉门洒进来,温柔得像琴酒难得露出的笑脸;二楼中式区,八仙桌配着绣有樱花的蒲团,博古架上摆着青花瓷和竹编筐,墙上挂着水墨山水画,角落里还放着台中式茶桌,佐藤大叔正跟着山下师傅学泡茶,只不过泡出来的茶比琴酒的黑咖啡还苦;三楼混搭区,齿轮前台通电后缓缓转动,暖黄色的光映着墙上的设备零件拼贴画,巨型扳手台灯立在大厅角落,客房里的隐藏式工具柜成了“网红打卡点”,连装修工人都忍不住拉开抽屉拍照。
就在装修即将完工时,琴酒突然带着乌丸先生的秋田犬小丸出现在工地。小丸一进门就直奔三楼的扳手台灯,对着灯座嗅个不停,还抬起后腿想“标记领地”,吓得郑鹤岁赶紧把它抱起来:“小丸!这是台灯,不是电线杆!要是尿坏了,琴酒先生肯定要让我赔——我可没钱买新的!”
琴酒扫了一眼各楼层的装修,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里闪过一丝满意:“还行,没搞成‘设备展览馆’。不过顶楼的温泉池,秋田犬石雕呢?”佐藤大叔赶紧指着刚运到的石雕:“刚到刚到!这就摆上去,保证比小丸还精神!”
小丸似乎听懂了“石雕”二字,挣扎着从郑鹤岁怀里跳下来,跟着众人跑到顶楼。看到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石雕,小丸兴奋地围着石雕转圈圈,还对着石雕“汪汪”叫了两声,像是在和“新朋友”打招呼。琴酒看着这一幕,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一下,掏出手机给乌丸先生发消息:“小丸很满意,石雕合格。”
晚上,众人在即将完工的酒店里举办“庆功宴”,佐藤大叔烤了长野县特色的鳗鱼和串烧,山下师傅带来了自家酿的梅子酒,少年侦探团则举着果汁,唱着跑调的“装修成功歌”。郑鹤岁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觉得,这场中日审美的碰撞,没有谁输谁赢,反而混搭出了最特别的风格——就像组织的转型,融合了曾经的技术优势和现在的合法经营,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柯南举着果汁杯,跑到郑鹤岁和降谷零面前:“郑哥哥,安室先生,以后我来长野县,能不能住三楼的混搭房?我想试试那个隐藏式工具柜,说不定能帮我破案!”
降谷零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你得答应我们,别把工具柜里的螺丝刀当成侦探道具——上次你把琴酒先生的扳手拿去撬锁,他差点把你的滑板没收。”
郑鹤岁也笑着补充:“要是你能帮我们想新的装修创意,比如在工具柜里加个‘侦探密码锁’,我还能给你准备限量版辣条当奖励!”
月光透过酒店的窗户洒进来,映着齿轮前台转动的影子,小丸趴在秋田犬石雕旁打盹,远处的雪山在夜色中闪着温柔的光。郑鹤岁掏出手机,给妈妈发了条微信:“妈,我在长野县搞装修,把中式和日式风格混搭,大家都说好看!等酒店开业,我接你过来住,带你泡温泉、看雪山,还能给你修修酒店里的老设备——保证比修家里的洗衣机还利索!”
妈妈很快回复:“岁岁,照顾好自己,别总熬夜画图。记得多吃点蔬菜,别总吃辣条,要是装修遇到难题,就想想你爸教你的‘耐心’,什么难题都能解决!对了,你爸让你给酒店的前台加个‘放辣条的小抽屉’,说这样才接地气!”
看着妈妈的消息,郑鹤岁忍不住笑了。他知道,这场充满趣事的装修,不仅是一次中日审美的碰撞,更是一次“新开始”的见证——未来,不管是酒店的经营,还是组织的发展,只要带着这份“混搭”的智慧和包容,就能把不同的元素融合成最特别的风景。而那些藏在装修细节里的小趣事,就像琴酒偶尔露出的温柔,降谷零调的酸甜鸡尾酒,还有少年侦探团跑调的歌声,都成了这段旅程里最温暖的注脚。